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徐达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徐达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的确胡军版的《朱元璋》里“洪都保卫战”的守城主将是蓝玉。这是因为朱文正30岁就死了,在漫长的明初政治历史舞台上可谓昙花一谢。
拍电视剧,这样功勋卓著但又昙花一谢的人物角色是很难处理的,人物又重要,但戏份又少,所以只能把他的功劳转嫁到蓝玉身上,来丰富这个贯穿前后的另一个重要角色的前期部分,也便于刻画蓝玉骄纵的性格,以及为他后来的下场做铺垫。
但实际在正史中,此刻的蓝玉根本没资格来守洪都。洪都是插在陈友谅势力范围腹地的一颗钉子,这个城池的得失事关朱元璋的命运,非朱元璋的绝对亲信而不可为。
洪都保卫战发生于元至正22年,而此刻的蓝玉几乎籍籍无名,还只是常遇春手下的一个管军镇抚。这身份与一个重要城池的守城主将好还差着无数场战役,还差着十几个等级。
蓝玉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是洪武四年,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蓝玉真正的功勋几乎都是在大明北伐的历程中建立的,同时也是因为常遇春这颗将星陨落后,才迎来了人生中的无数次机遇。
守卫洪都的朱文正是炒米年轻时的偶像。一个浪荡子,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死的早,没理想,没抱负,投靠自己的叔叔朱八八,被当着儿子养的同时,也当着狗来用,必要时还当着猪来卖。
把他放到洪都,朱元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洪都城池小,得来也偶然,所以一旦陈友谅要攻取,能守住,就连朱元璋自己也不信,但是这里又不能不派人去守。
对,就是朱文正守城,扮猪吃老虎,先***装花天酒地不问战事,等陈友谅打过来时,一改颓态,成功坚守小三个月,不得不说朱元璋用人还是真厉害,知道他侄子是防守型人才,就是可惜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大的名气。
历史上是没有所谓“不败将军”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比如四大野战军司令员之中,彭总有陇东西府战役之挫,粟裕有南麻战役和豫东战役第二阶段之败,包括林总也有四平街的两次不堪回首。总体而言,在较大战役中确实立于不败之地的,其实是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元帅。
(青年刘伯承元帅)
西府战役,彭总差点毙了擅自撤退的新4旅旅长,豫东战役第二阶段华野撤退北渡黄河时,纵队司令陶勇的回忆是“比长征还艰苦”,四平街就不用说了,让廖耀湘和陈明仁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大型战役中,刘伯承元帅几乎没有什么严重的战役指挥失误,堪称不败。
许多军事爱好者忽略了刘帅在长征时期的重大贡献,作为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员,刘帅始终率部担负开路先锋的任务,强渡乌江,巧渡***江,飞夺泸定桥,与小叶丹结盟过彝区等等,刘帅都是在第一线亲力亲为。抗战爆发后,由红四方面军主力改编的八路军129师,以刘帅为师长不仅有政治因素,这位“军神”在长征路上表现出来的指挥艺术,也是加分项。
(抗日战争时期)
刘帅是战术***,《亮剑》里的七亘村“叠伏”就是其指挥艺术的体现,再如响堂铺伏击战(干掉鬼子180辆汽车)、神头岭伏击战(歼灭鬼子1500多)、长生口伏击战都是他的战场佳作。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时,只带了一个旅部、三个作战团(769、771、772)和一个教导团,所以陈赓将军386旅的所有大规模战斗,其实都是在刘帅的直接指导之下。
仅仅四个主力团的兵力,第129师用三年的时间发展到接近50个团(百团大战129师共出动46个团),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能够成为几大军区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刘帅功不可没。其实晋冀鲁豫军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也是兵力最强的,野战军加地方部队有42万之多,只不过,只有四个主力纵队参与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另派往东北25个基干团)。
题主的愿望非常好,希望看到我们心中完美的“战神”,但除非在极特殊的条件下,现实中不败将军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常胜将军大有人在,不败将军几乎不存在。
古往今来,大杀四方的“战神”,虽然有些人在史料记载中很难找到败绩,但他们未必就是不败将军。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杀神”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多万,指挥作战大小数十次, 史料上也基本上找不到白起的败绩,他也成为人们眼中当仁不让的不败将军,但现在也有学者从六国中唯一有史料记载的《秦史》中,旁证白起在与赵国、楚国的交战中是吃过败仗的。
“战神”韩信在楚汉争斗中,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在记载他的史料中也很难找到败绩,但这也不能说他没有打过败仗,现在有人就找到了他在彭城被项羽打败,狼狈而逃的证据。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在与金军进行的大小数百次战斗中,基本上都大败金军,让其望风而逃,虽然最后功亏一篑,饮恨被害,但岳飞的战斗力和爱国精神是值得被人们永远传颂的。其实岳飞也有打败仗的时候,这在《金史》中有明确的记载。
在古时候冷兵器时代,尚难有不败之将,在近代的现代武器装备下,不败之将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们的开国将帅中,战功卓著的刘伯承、林总,粟裕都是其中的翘楚,但哪有没打过败仗的?刘伯承和林总在红军时期,胜败都是常事,在各自成为一路统帅后,刘伯承在安阳、巨野等战斗中都曾受挫,“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初也曾被敌人追着打。
四野的林总受打击的次数更多一些,在刚到东北时被杜聿明一直打到哈尔滨,另外在四平就吃过两次亏。
粟裕是我军少有的“常胜将军”,“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不是吹的,但也有在南麻、临朐走麦城的时候。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不败的将军,也许也只有霍去病能当之无愧。这位小将军在有生之年数次出兵匈奴作战,全部大胜而归。封狼居胥,成为兵家的最高理想,而且并没有也任何史料中记载他打过败仗。
“不败将军”不比“常胜将军”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高,似乎叫起来也没有“常胜将军”的名号响亮,但我却认为想要做到“不败”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实在是非常困难!
在新中国的优秀将领中有这么一个人,从参加“南昌起义”开始,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在南方进行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和***中,他屡战屡胜,逐渐打出名声,终于赢得了“战神”的称号。
1955年新中国授衔时,他被列为“十位大将”之首,他就是粟裕大将。
粟裕大将是如何成就“战神”的传奇一生呢?
纵观粟裕将军的一生,他可以毫不客气的称之为“常胜将军”“一代军神”,自然也就是“不败将军”了。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达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达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