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海峡两岸交往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伫望碧海波澜起,难阻炎黄华裔情。
兄弟曾携平敌虏,同胞共志逐东瀛。
江山如画多豪俊,沧海横流尽杰英。
同室操戈仇者快,云帆共济驾长鲸。
谢谢邀请,实在不知有关海峡两岸的诗,也懒得查百度。自作一首,七言律《望台湾有感》下平八庚,平起式,聊以塞责,略表心情尔。
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一组。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写海峽两岸的诗作品还是不少的,但广为流传的不多。我查了一下资料,有两首诗至今广为流传。一首是著名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的巜国殇》,一首是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巜乡愁》吧。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坆墓。
海峡两岸广泛流传、难以忘怀的诗的大概就是《乡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
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他就是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
《乡愁》
现代·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1. 国殇(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3.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4.鸡鸣曲(于右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5.望雨(于右任)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乡愁 余光中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最早是在1996年,1996年2月3日,《海峡两岸》前身——《海峡两岸关系论坛》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每周一期,每期20分钟。1998年5月30日,《海峡两岸关系论坛》更名为《海峡两岸》,每周一期,以台湾观众为主要对象,设《两岸聚焦》、《人物***》、《海峡沙龙》等3个板块。1999年,《海峡两岸》推出元旦特别节目《两岸经济展望》,获“中国彩虹奖”三等奖。
同年,栏目制作的6集系列节目《民众评说“两国论”》获“中国彩虹奖”一等奖。1999年10月起,为适应两岸政治形势变化,《海峡两岸》从由1周1期扩版为1周5期,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期15分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