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牛津人物传记pdf,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牛津人物传记pdf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牛津人物传记pdf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爱因斯坦的传记?
  2. 灰人理论是正确的吗?有没有相反的理论?

爱因斯坦的传记?

爱因斯坦传记有许多版本。其中的两部优秀作品(均强调他的科学贡献),一是他自己写的《自述》,见P.席尔普主编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和科学家》(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丛书出版公司),另一部是亚伯拉罕·派斯著的《上帝不可捉摸》(牛津出版公司)。派斯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

费恩曼传记 费恩曼本人没有写过系统的自传,但他的个性光芒通过描写他的趣闻轶事集锦性著作《别闹了,费恩曼先生!》(诺顿出版公司)和《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诺顿出版公司)闪现出来,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的《天才》(Genius)(Pantheon出版公司)以优美的笔触刻画了费恩曼多彩的一生。

牛津人物传记pdf,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爱因斯坦传》内容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籍 物理学家(有瑞士国籍)、思想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学院。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任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爱因斯坦传》作者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1940-),德国传记作家,大学时代攻读物理学。1***3年起任北德意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自然与科学”栏目主任。著有《伽利略传》等。在《爱因斯坦传》中,他凭借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一生。

爱因斯坦生平的简要传记:

牛津人物传记pdf,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市。他在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自由思想和鼓励个人探究的教育。在青少年时期,他对数学和物理学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兴趣。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四篇开创性的科学论文,这些论文被称为“奇迹年论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提出了质能关系E=mc²。这些论文奠定了他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声誉,并使他成为广受赞誉的科学家。

随后,爱因斯坦在柏林的科学界崭露头角,并于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描述了引力的工作原理和宇宙结构。这项理论经过多次实验证实,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牛津人物传记pdf,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他的犹太血统和对纳粹主义的不满,爱因斯坦在1933年的纳粹上台后决定离开德国。他移居美国,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并继续在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爱因斯坦在晚年致力于追求一种统一的物理理论,试图将引力与电磁场以及其他基本力相统一。然而,他并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但他的思想和研究对后来的物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去世,享年76岁。他的生平故事展示了一个非凡的智者和思想家,他的成就将永远被铭记于科学史上。

灰人理论是正确的吗?有没有相反的理论?

这个问题真够冷门的,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灰人理论”吧,这个正常,因为这个理论来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在我们国家的高校还没有流行起来。

那么,什么是“灰人”呢?就是天赋不太出众,但因为努力用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的一种人。灰人理论倡导的学术态度就是“反对刻苦”。没错,这个理论的主导思想听起来是不太让人好接受。因为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不断的告诉我们,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类有点鸡汤味道的道理。所以这个理论在我们看来确实有点“灰”。

霍金在其自传《我的简史》中也提到,“那一时期在牛津,因为用功而得到较好等级被视为一个“灰人”的标志,这是牛津词汇中最坏的一个诨名。”据说在牛津大学的鄙视链中,“灰人”就在这个鄙视链的末端。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理论不是反对努力,而是对没有天赋的人的努力持一个“鄙视”的态度,但是,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并为之努力,那周围的人自然是很支持的。

这是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一种思路。在“灰人理论”中,主要是针对那些先天不够聪明,却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取得更高成就的人,这个理论不希望这些被称为“灰人”的人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意义不大的且违背人性的努力上,这个理论主张认清自我,享受人生。这么看的话,这个理论也算是比较人性化的,只不过与我们熟悉的传统拼搏精神有些背道而驰,所以让人觉得有些消极。

那么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吗?这个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这个“灰人理论”并不像类似相对论那样的自然科学理论,可以验证计算,对于灰人理论没有对错,是看你是否能够接受这个理论。如果你能够接受这个理论,需要认清的是,这个理论不是让你拒绝努力奋斗的借口或是理由,恰恰相反,勤奋和努力依然重要,但前提是你要认清自己的天赋或者说是了解自己擅长什么,用现在比较流行的鸡汤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个理论其实并不适用于大众,你要知道,虽然这些所谓的“灰人”,或者是平庸的人,这个语境的环境是在牛津大学,这些大学不缺努力的人,但更欢迎的是有天赋的人。例如霍金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眼中的天才。霍金几分钟思考的结果也许比你想一年都有效,霍金自己曾经计算过他上大学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共就一千多个小时,平均每天都不到一小时。都说比你优秀并且比你还努力的人很可恨,但是比你优秀却不如你努力的人是不是恨得牙根痒痒。

天才固然令人羡慕,大脑智商的起点就高,可是这个世界更多的是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我们也有积极向上的权利的,因为在那些创造性没那么高的领域,勤能补拙的效应还是存在的,况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努力的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拼天赋的地步呢。换个角度看,你不努力的话,你都不知道自身是否有天赋。当然,在那些需要非常高的或是尖端的领域,我们就不得不需要尊重天赋的价值了。其实,你去查查那些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生平,在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天才般的存在。

不管怎么说,“灰人理论”这种反鸡汤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考的角度,特别是在学术上,反对的是盲目的刻苦。而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多看看《士兵突击》中许三多靠努力去改变人生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天分,我们要做的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天赋,不要在不擅长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让自己的人生能够更加精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牛津人物传记pdf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牛津人物传记pdf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