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大明王朝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所表现的人物斗争和历史事件,符合史实吗?
  2. 怎么看懂大明王朝?
  3. 戊寅年历史有哪些大事?
  4.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所表现的人物斗争和历史***,符合史实吗?

大明王朝1566里面所表现的人物斗争和历史***都是虚构的,是架空剧。虽然里面的人物大部分都是真实历史人物,但是主要还是编剧刘和平为了表现自己思想才存在的。所以大明王朝1566中很多人物情节并不符合真实历史。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张居正嘉靖朝已经入阁了,而历史上张居正正式入阁是隆庆元年。嘉靖年间,他并未进入内阁。

过去就有人这样问过编剧刘和平类似的问题。比如“改稻为桑”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嘉靖四十年,高拱和张居正也都没有进入内阁。作为南开大学史学***教授,作为一位历史研究者,编剧刘和平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刘和平是这样说的,文艺创作最重要还是“传历史之神”,要表现历史精神的真实,历史文化的真实,历史本质的真实

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和平又说,“写历史剧,你可以不完全拘泥于官修的历史,但一定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必须要尊重历史本质、历史文化和历史精神的真实。”所以,虽然大明王朝1566中有大量虚构的情节,虚构的故事,但是似乎完全不影响整部电视剧的历史厚重感。它让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真实的,当时的大明朝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比如以海瑞为例,大明王朝1566中黄志忠塑造的海瑞颠覆了以往戏剧当中“脸谱化”的海瑞形象。海瑞有勇有谋,充满智慧,又能够为了理想而视死如归。据说黄志忠为了演好海瑞,他在12天内减掉体重9.5公斤。

大明王朝1566虽然是戏说,但是丝毫不掩盖它本身的成就。这个道理就如同《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关系一样。《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是它极大的普及了历史,让无数人能够记住那段三国历史,那些三国人物。

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文艺作品只要架构在合适的历史背景之下,能够演绎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那它就是成功的。没有必要严格按照历史来,毕竟真按照历史来,很多历史人物说的话,现在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听不懂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怎么看懂大明王朝?

只要抓住了钱粮,权利,这两点就基本上能看懂大明王朝了,整个大明王朝就是围绕着缺钱来展开的,嘉靖皇帝修仙,需要钱,东南抗倭需要钱,老百姓赈灾,生活需要钱,有些官员俸禄需要发,但是大明的国库却拿不出来钱,那么钱都上哪里去了,到贪官,到奸商手里了,所以清流派想要干掉贪官,奸商一派,而这一派为了自己遍便千方百计的想要干掉清流派,然后皇帝就为了自己在这两派中间玩平衡,玩制约,鹤蚌相争最后渔翁得利。

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戊寅年历史有哪些大事?

戊寅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干支纪年,在中国历史中,每60年就会有一个戊寅年。根据历史记录,戊寅年可能发生的大事包括政治变动、自然灾害、文化发展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历史***:

1. 明朝灭亡: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灭亡可能发生在戊寅年。

2. 清朝建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其建立可能发生在戊寅年。

3. 抗日战争: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抗日战争,这场战争可能受到戊寅年的影响。

4.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一次政治运动,其发生也可能受到戊寅年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历史***,具体的戊寅年历史***需要根据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确定。

1938年(戊寅年)李宗仁指挥军队开展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10月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武汉,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98年(戊寅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全国抗洪

戊寅年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大事,比如,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唐朝时代;公元1948年,印度宣布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公元1958年,中国发动了***运动,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公元2010年,***之春爆发,掀起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这些大事影响深远,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御前会上的嘉靖跑去小便。

御前会议关系着国计民生。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和严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此时,躲在幕后的嘉靖坐山观虎斗,甚至还特意跑去小了便。此时的东南倭寇肆虐,北边鞑靼常常入侵,而作为大明朝的皇帝,亿万百姓的君父,嘉靖却毫不在意。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弄得国库亏空。为此,严嵩弄出个改稻为桑的国策。这个国策并非是严党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严嵩借着张居正的意思,顺口说出了这个主意。改稻为桑的国策关系到浙江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却是这些朝廷重臣无意之中拍脑袋想出的办法。即使是这样,底下的朝廷官员也要说改稻为桑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改稻为桑没有足够的钱来买田,于是严世蕃想出了毁堤淹田的办法。严世蕃毁掉的那个新安江堤坝在去年修筑的时候花掉了二百万两银子,为的就是多卖五十万匹丝绸。这些丝绸一共能卖白银七百五十万两。牺牲的的却是九个县几十万老百姓身家性命,平均下来,一个人才值多少银子?这点银子,上面的嘉靖少修几个宫殿就够了。

后来胡宗宪为了赈济百姓,到处去借粮食。无论是以严党还是以忠臣自居的清流都不愿意借粮食给他。正如赵贞吉所言:“两边的人都不愿意我借粮给你,死十万人,百万人也只是个数字呀。”徐阶高拱张居正还自称是大明的忠臣。

我看了三四遍了,现发表些自己的看法:1,胡宗宪一开始也是纵容踏青苗之类的做法的。原因是胡宗宪、郑必昌、何茂才、谭纶、马宁远的五人会议上,郑必昌说,都三个月了,改稻为桑还不到两成。胡宗宪做为浙江巡抚,三个月了,不可能不知道属下们会怎么干,如果他想阻,早就阻了。而且,是他叫戚继光把兵带走的,如果胡宗宪不知道属下们踩踏青苗,又怎么会下这样的调令?可见如果胡宗宪没有想金蝉脱壳或者没有机会金蝉脱壳再或者谭纶不去浙江,他压根就会对属下们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2,海瑞的改稻为桑之法,就是用他的所谓仁义、道义去打动当地的黑社会,或者说是让以齐大柱为首的当地***感他的恩,然后让齐大柱倒逼老百姓改稻为桑,这也是很多空降官员的做法。理由是海瑞打完齐大柱他们几十鞭后,当众说的一番话,随即,齐大柱立即力压百姓卖田签约。这段更细思极恐的是,海瑞利用完齐大柱这个***老大,顺手把他们送到了戚继光的大营,同时解决了当地治安的问题。3,无论是在淳安大牢,还是在审郑必昌何茂才的案件中,田县臣和牢头都佩服或膜拜过海瑞,不管是不是因为海瑞是“裕王的人”的关系,总之,他们两算海瑞半个自己人了。在后来海瑞回到淳安,借着属下们抢百姓生丝的事,最终田县丞和牢头只是挨了训斥,而不熟的班头却被真正下了狱。4,大明王朝1566中,我认为最厚黑的,肯定是黄锦了。抓住吕芳找严嵩、徐阶劝酒的“千古良机”,趁自己给嘉靖修脚的机会,偏偏提了浙江,把吕芳给卖了出来。这件事,陈洪还真的给黄锦背了锅。黄锦就是想先扳倒吕芳,凭借着自己比陈洪厚道,觉得吕芳一倒,司礼监掌印的位置一定是自己的。后来,陈洪掌了司礼监的印,黄锦此时应该是并没有悟出陈洪对嘉靖的价值,或者说是没有吕芳那种小杖受大杖走的知进退,三管齐下,一边继续保持着厚道,一边在陈洪频频狠招的时候频频告着陈洪,一边对嘉靖又笨又直不使心眼。但是嘉靖心知肚明,所以这也应该是黄锦受到责罚的一个诱因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大明王朝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