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时期东三省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民国时期东北资源富饶,为何东北军却频频吃败仗?
  2. 民国时期东北有几个省?
  3. 民国时期东北有几个省?

民国时期东北***富饶,为何东北军却频频吃败仗?

关键是张作霖和他手下那些带兵的将领不行啊!

张作霖虽然也办了一所军校,那就是东北讲武堂,招收学员,培养人才,但是这个讲武堂是从1918年才开始办的,而且还没有年年招生。从1918年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总共才招收了十一期学生。学员也不到一万人。对于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来说,上万名军官是远远不够用的。

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时,由于论资排辈的缘故,所以东北讲武堂的学生不能很快地被提升。除了第一期学员张学良进步神速、提拔飞快之外,其余的人都只能老老实实地熬年头。

因此,张作霖手下的那几员大将里面,科班出身的正宗军人其实并不多。比如,张作相、吴俊升、孙烈臣、汤玉麟、张景惠、张宗昌,他们本人要么是土匪,要么是当年跟着张作霖吃粮当兵的,个个都是大老粗,没一个是读过军校的书生。

高级将领里面,杨宇霆、韩麟春、李景林、郭松龄他们几个是读过军校,甚至是留过洋的。但是张作霖和张学良对于他们不敢太过信任,李景林和郭松龄都叛变倒戈了,所以他们爷俩宁肯相信那些大老粗,也不敢对真正的军人完全放开手。

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老粗们对于张氏父子虽然忠心耿耿,但是打仗带兵的水平可就不敢让人恭维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就是因为张作霖手下那些原本只会打家劫舍的土匪老哥们儿根本就不知道现代战争为何物,不是由清一色保定军校毕业生组成的直系军队的对手,结果被打得大败。第二次直奉战争要是没有冯玉祥的倒戈,谁胜谁负也很难预料。

说到这里,你就不得不佩服一下蒋介石了。蒋介石所依靠的就是一批黄埔学生出身的军官。他就靠着这帮学生打天下,而这帮学生构成的蒋系骨干将领,始终对老蒋忠心耿耿,没有人背叛。这就说明,在识人用人驾驭人这方面,蒋介石要高出张氏父子至少一个数量级。这种用人驭人之道也是一门大学问,而且还是最难掌握的。

东北武装在张作霖的经营下,逐步统一起来。在与其他军阀的混战中,频频吃败仗,政治上也遭受打击。张作霖为此进行了总结和整治。主要原因是:军队土匪山头意识强,指挥不科学不专业,士兵进取精神欠佳,系统运行不畅,武器配备不强,组织不完善;封建思想浓厚,缺乏先进理论武装;没有协调其他军阀,独自为战;外交上被动,没有外国势力支持等等。

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过整训,专业军校生走上实战主官岗位,建立现代指挥系统,打起为民为国讨贼的旗号,筹集军饷更新装备,取得日本支持,得到***和先进武器,士气大涨,拉拢其他军阀,声望提高,在后来的直奉大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进入北京掌握了名义上的民国***。

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张作霖进行了精心准备,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落后的封建思想和组织根本无力抗衡,代表落后思想的东北军惨败,撤出北京后退守东北,在途中张作霖被炸身亡。后来张学良易帜,实现了民国形式上东北的统一。

再后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抵抗撤回关内。后被调往陕西红军,张学良为保存实力不敢真打,我党的统战工作到位,东北军军心不稳,基本没有发生战事,直至西安事变。后来蒋对东北军进行肢解,这样一支成建制的东北军就消失了。

民国时期东北有几个省?

民国时期东北九省的行政区划方式 背景 1931年爆发918事变,隔年东北被日军占领,在日本的扶植之下,建立了“满洲国”,而原本的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也被“满洲国”分成18个行省进行统治,直到抗战胜利前,东三省已经名存实亡。

民国时期东北有几个省?

民国时期东北九省的行政区划方式 背景 1931年爆发918事变,隔年东北被日军占领,在日本的扶植之下,建立了“满洲国”,而原本的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也被“满洲国”分成18个行省进行统治,直到抗战胜利前,东三省已经名存实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时期东三省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