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临海最初的名称是“滨江”,这是因为它位于钱塘江边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还有一种说法是,临海最初的名称是“信丰”,这是因为在汉代时期,这里是一个居住着信阳人的聚居地。
临海原名沙岸,因为它位于台州地区的海滨地带,海岸线较为发达而得名。后来,在唐朝初年,又被改名为“临海县”,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的临海 临海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楚国。
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1、袁晁率众在唐兴县(今天台县)起义(一说聚众占据翁山县(今浙江舟山岛)起义)。袁晁率领义军攻占台州,刺史史叙逃走;九月二十七日,攻占信州(治上饶,今属江西),唐洪州刺史张镐,伏兵常山山口,义军中伏,损兵3000余名。
2、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3、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
4、至公元771年(大历六年),因袁晁率起义军占翁山而被撤废县治。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昌国县”。元初升县为州。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洪武二十年废昌国县。至清初,先后两度迁民。
文峰塔在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建。宋、元、明、清均经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故又名文峰塔。民国十八年(1929年),复修时改为七层。
文峰塔(又名天宁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至今已千年有余。虽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考验,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壮观。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
据常山县志记载,文峰塔的来历是这样的:传说明代时,常山塔山脚下住着一对淳朴善良的詹家夫妇。一天夜间,詹家太婆,做了一个“黑龙盘塔”的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