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两年徘徊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两年徘徊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元1***7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丁巳年(蛇年),无闰月,共354天。1***7年是中国结束“***”十年***后的两年徘徊时期的第一年,当年还发生了中国恢复高考,《巴拿马条约》被签署等大事。
1***7年,10月12日 ***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570万青年参加高考,27.3万人被录取。
1***7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极其深远,那就是恢复高考。
当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明确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这一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570多万考生参加考试,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
拔乱反正开辟新道路是在1***8年。1***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展拔乱反正的***,许多重大案件得到纠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从整个指导思想方面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从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的正确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1***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的标志。它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会议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
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
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2、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建国之初,党就要求各项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党的八大确定要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这以后我们的失误,归根到底,就是背离了八大路线,搞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两年徘徊的历史***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两年徘徊的历史***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