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秋战国虞国历史事件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春秋战国虞国历史事件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轩辕黄帝铸鼎:相传在荆山(覆釜山)铸鼎,鼎成后,黄帝飞升,留衣冠于山下河中,后化为白龟,后人在此修建黄帝衣冠冢,并相传为“鼎湖”。
唐太宗勒马黄河:相传李世民过砥柱,策马及柱,踏洪涛,渡砥柱,并称赞:“黄河之水天上来,历经巨险,勒马得柱”。
老子骑青牛西去:相传老子西游遇函谷关令尹喜求著《道德经》,后老子骑青牛出关,西去不知所踪。
周天子置三川:相传周天子置三川,其一为取武关之兵南行营于彪山,取名虢州;其二为置三涂以南;其三为黄河故道。
秦王置三川:相传秦王置三川,其一为黄河故道;其二为置河坏城;其三为置南陕。
周召分陕:相传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陕原以东周公主之,陕原以西召公主之。
周惠王借道伐虢:相传晋借道虞国伐虢,灭国后晋军还师灭虞。
秦赵会盟:相传秦赵二君渑池会盟,欢聚一堂。
以下是三门峡的十大历史故事:
砥柱中流:砥柱山位于三门峡市区东南约13公里的黄河中,是一座矗立于黄河激流中的小山头。相传砥柱山是禹王凿山而出的振河之山,亦称“中流砥柱”,自古为黄河的标志。
***虞灭虢: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夺取各诸侯国的土地和人民,***取“联猴攻狸”的策略,联合向各国诸侯求婚。当晋献公将女儿许配给虞国国君时,晋献公接着向虞国借路,暂时居住在虞国。
紫气东来:春秋时期,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曾观察到东方有紫气自天空南下,知道有异人从这里经过,预知老子将从此经过。
周召分陕: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为了巩固王位,周武王将全国分封给功臣和王族,其中召公被封为辅佐周王的公爵。召公率领他的家族来到陕州治理这里。
穆公称霸:春秋时期,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率领军队向东进发。当他东渡黄河时,看到波涛汹涌的黄河水,联想到在中原地区所面临的激烈战争形势。
周赧王三缝:战国时期,周赧王为了抵抗秦国的进攻,在三门峡的缝山之上筑了三道防线。虽然这道防线最终未能守住周王室的覆灭,但三缝山却因这道防线而闻名。
秦赵会盟: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长平之战。战争结束后,秦国将领白起将赵国降将和俘虏全部坑杀。
汉武雄图:汉武帝为了拓展领土,率领军队来到三门峡。当他登上砥柱山时,联想到雄心壮志和战功。
李宪抗日: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失败后,李宪在三门峡地区聚集兵力、发动起义。他率领义军在三门峡地区坚持了数年抗争,最终失败。
平山县春秋时为晋蒲邑,战国时赵置番吾地, 隶属于中山国。 西汉置蒲吾县,隋置房山县,唐至德元年(756)改为平山县。 1945年分设平山、建屏2县,1958年复并为平山县。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西与全国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东临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是国家批准的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县之一,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辖县,中国小水电试点县之一。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 平山县2010年面积为2613平方公里,人口46万,县府驻平山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战国虞国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战国虞国历史***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