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军事纪实滇藏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当下国内外盛行徒步旅行,可以说说你的徒步经历吗?
  2. 徒步去西藏要注意哪些事情?
  3. 越野车进藏进蒙的都配有怎样的发动机?

当下国内外盛行徒步旅行可以说说你的徒步经历吗?

感谢这位朋友邀请。我很喜欢徒步旅行,这几乎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经历之一。目前我人生当中主要有三次疯狂的徒步穷游旅行,第一次是在2014年正月元宵前夕徒步穿越海南,第二次是2014年7月徒步穿越西藏墨脱线,全程260公里;第三次是2014年12月圣诞节零下40℃穿越大兴安岭荒原。下面我就来大致介绍我的个人徒步旅行经历。

徒步穿越海南中线

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事件,军事纪实滇藏线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次海南徒步(我当时大学年级)我怀揣着不到1000元现金和对海南岛的向往,从老家江西九江搭车去海口,从海口开始徒步海南中线到三亚亚龙湾。背着登山包负重50斤,单人全程徒步300公里,最终在第8天到达目的地。当时兴奋地脱掉上衣,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中。这是我第一次完成长距离徒步,全程很累很辛苦,加上营养跟不上,人也瘦了些。但精神上却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及成就感。

徒步穿越***墨脱260公里

有了第一次海南徒步经验及以前在***徒步搭车的短距离徒步经验,我开始着手准备徒步穿越***墨脱。这一次我也更加自信了。我当时召集了另外三人加入我的徒步队伍,我作为领导者带领他们徒步。我脑子里充满了兴奋,每天课余就是跑步锻炼、规划行程,***赚钱和准备各项物品。

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事件,军事纪实滇藏线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墨脱这条线路,当时被称为中国徒步第一线,即从派镇翻多雄拉山,经拉格、汗密、背崩,进入墨脱,全程除了以上站点以外,全为无人区,总距离100公里左右。而我选择从波密开始出发,穿过嘎隆拉隧道至墨脱县,然后反穿经汗密等地至派镇,全程徒步背包,距离更是达到260公里,而且每个人基本是穷游徒步,基本没有什么有营养的补给。这样的徒步挑战很大。

真是穷且志坚啊!因为想法纯粹,这使得我们更加投入到这场徒步挑战过程中。大家相互鼓励,抱着必胜的信念来完成这次徒步。每个人第一次走进壮丽的雅鲁藏布江,第一次走进原生态的密集雨林中,第一次被蚂蟥包围,第一次像摸石头过河般地摸索着过多雄拉雪山,山顶能见度极低,稍有不慎滑入湿滑的巨石下……就是这样,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墨脱徒步。真是患难生死与共!用一句网络俗语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

独自一人穿越-40°C的大兴安岭荒原

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事件,军事纪实滇藏线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次徒步又是我独自策划的。我想在圣诞期间从大兴安岭地区的阿木尔镇,用2天时间徒步穿越至祖国北极点——乌苏里浅滩,全程共128公里左右。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比如体能锻炼,为了能在一天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路程,我日常训练跑步,平均配速能达到4′30″。还有联系当地人询问这条路线是否可以走,沿途哪里有村子等。

终于,在12月20日左右的一天,我带着简易装备,独自一人从哈尔滨乘坐火车硬座前往阿木尔镇。第三天一大早,当时正值气温低的时候,最低气温基本能达到-40℃,但我还是出发了。茫茫雪原,雪淞景观非常美丽,可雪原安静得可怕。雪地上除了我的脚印,还有就是雪兔的脚印了。徒步没多久,我立马感受到了极寒侵蚀着我的身体。徒步鞋变得像块石头一样硬,脸就好像被刀割了一样疼。但由于今天的目的地是70多公里外的一个林场(这也是最近有人的地方),我必须负重忍痛前行。

在-40℃至-20℃的极寒天气连续徒步12个小时,我经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东北的冬天天黑的早,大兴安岭下午4点完全天黑了下来。而我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徒步前行,预计6点左右应该就基本能到达目的地。令我奔溃的是,我一直没有看到有灯亮的地方。那种奔溃的感觉是对死的恐怖。最后的1个多小时,我是凭着那种生存的欲望最终到达了林场,当地人收留了我这个“不怕死”的年轻小伙。非常不幸,我的双脚后跟都磨出了肉,双脚几乎无法站立,本该第二天完成的,留给我永远的遗憾。在林场休整几天后,好在脚最终恢复了元气,完好无损。

以上就是我目前个人徒步旅行生涯的全部经历。感谢这些经历,让我的人生有了积极改变。人生就像一场修行,而徒步旅行是能够让你与大自然、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最好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徒步旅行会让人变得更加沉着、坚强,那些生活中小困难在艰难的徒步经历中不值得一提。在当今以变现为王的时代,真正的徒步旅行不多。也许哪天你迷茫了,不妨试试徒步,走出自己的困境。

我是大明,一直在路上的90后青年,目前和未来我都会利用休闲时间来生产旅游内容,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我一下@大明趣旅行 我会带给你我眼中的世界

上联:难舍倾田无奈老

下联:

我身体不咋好,还是远嫁…不愿意在路上消磨时间,出去还得走回来特累。我也总出去走,可是我每次都走在收割完稻田地里,累了,坐在田埂上歇歇想事…

看看一望无际的平原,看看远方,心里的压力和烦恼就被望不到边的大野祛除掉了。心里特别舒服。有灵感了写写文章。大家猜猜我为什么走在田地里?

从我本人真实想法来说,是很有兴趣进行一些徒步旅行的。

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大地,用身己的眼睛去慢慢欣赏自然风貌,人类伟大杰作创造,用手中的摄像工具记录和分享一些美好瞬间,放飞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

现在自己是身不由己,当有想法的时候却没有时间!!!

徒步过一些地方,走过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江西武功山和云南的虎跳峡。

平时旅行以背包为主,并非经验很丰富的户外徒步爱好者,上面这两个地方正适合有一定经验但难度不能太大的旅行者。

武功山基本上初学者也能走,赶上旺季人很多,跟着走好了。路上有不少补给点,附近的村民上山开的。景色非常好,初学者可以选择三天两夜走完经典路线,难度不是太大,但体力消耗很厉害,登山杖和合适的鞋非常重要,走到后面基本就是靠意志坚持了。

虎跳峡是外国人先火起来的,近年来非常热门。难度也不大,两天一夜可以走完。路上见到外国户外爱好者很多,一路上有前人留下的标记,一般不会走错。(我们走错了一段,还是要当心的)山顶有户外青旅,最好提前联系,临时去的话旺季可能没床位。

最重要的一点,不建议完全没有经验的人独自去走户外,路上经常没有信号,一旦遇到危险或者受伤,独自很危险。即便一个人去的,上路后遇到同行者,路程和时间***差不多的话,一定要约好一起走,彼此有个照顾。

徒步旅行?哈哈哈哈!这好呀!但无暇顾及,忙,一个忙字了得了。这个话题,才消费不起。只能望而却步,望其兴叹!我内心世界,多想涉及此事,但是呢?生活窘迫不得已而为之,拚命挣钱,唯有如此而已吧!

当然,徒步旅行,行囊,手杖,遮阳帽,特邀旅游之伙伴,三五人,嗜好旅游,且身体健康最重要,这也是徒步旅行的先决条件之一。放下一切,烦恼,忧伤,愁思,去田野,高山,犷野,去放松放松一下心情很好啊!听大自然的心跳,听天籁之音,听鸟语,闻花香,赏溪流潺潺,让风吹雨打都不怕,陶冶情操,与大自然为伍,心神俱佳,乐观,哼哼,欢乐,随性而为!

徒步旅行,灵动,飘逸,享受阳光,享受风光,体味人生,无限风光,无限生机盎然,心神俱醉,令人暇思联翩,观察,了解,热爱,升华,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无限生机勃勃,赞叹不已!

我崇尚徒步旅行,愿意用心用意,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之美,心用用意,徒步旅行去吧!

徒步去***要注意哪些事情?

近年来徒步***成了热门旅行路径。特别随着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崛起,旅行Vlog也呈井喷式发展

徒步***首先最重要的也必须强调的是安全问题。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凡事要做好充分准备量力而行。不作践自己,不连累别人。

那么,具体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线路:去***共有5条线路:滇藏线214国道、川藏线317、318国道、青藏线、新藏线。建议从318国道进藏,一路风景无限,路上也可以遇到不少徒步、骑行和自驾进藏的驴友。

2.住宿:如果是穷游那必须要充分准备帐篷、睡袋、防寒用品。当然我并不建议这种旅行方式,因为太过辛苦也没有安全保障。***沿途各县城和镇上都有青年旅馆、宾馆之类,只要每天能定点到达一个地方,住宿不是问题,最好在网上提前预定,有备无患。

3.饮食:***各县镇相隔较远,所以必须带上充足饮水、和部分干粮食物,提前做好徒步规划,了解下一个县镇距离和每天徒步时间。现在川藏线上住宿饮食都非常方便,基本上都是川菜馆,价格还算实惠公道。

4:天气:***大部分地区属高海拔,最高海拔达到5000多米,气候变化大,带好衣物,最好带上少量感冒药、红景天之类药物,做好防晒措施。很多人第一次去***担心高反问题,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因为徒步是渐进入藏身体会慢慢适应高原环境,只要不作奔跑等剧烈运动,只要身体正常都不必惧怕这个问题了。最后带上雨伞,相机,手机,充电宝。

5:时间:每年的4-9月都可以徒步入藏,6,7,8月为最佳,10月以后天气变冷,很多地方道路被冰雪覆盖,风景不佳,冰雪道路也不好走,不建议徒步出行。

6:其他:旅行就是走出固定的圈子,去探索好奇,去发现未知,多了解当地历史人文,多与途人沟通。***当地村民基本都很淳朴、虔诚,所以与人为善,自然善人为你。在景区内,消费前切记了解清楚价格,另外有些景区包括路边有些康巴汉子有***和藏獒供游客拍照的,那是要收费的,不能举手就来,本人就受过一次教训。

旅行在路上,不需要做过多思想斗争,但也不能完全不准备。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出发吧……


谢谢邀请!喜欢的欢迎关注留言!

徒步去***,需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要看你有没有过长时间徒步的经验,别且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如果是第一次,那么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还蛮多的,首先你要有个好身体,其次就是装备了,比如背负合适的背包,帐篷,睡袋(如果你不想睡户外可以不带)。再就是自己的换洗衣物,充电宝等。

走在路上最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安全问题了,进藏的线路,不管是哪条,大货车都是比较多,他会有很多的盲点,所以一定一定要注意。

再者需要注意的就是高原反应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反应也会不一样,所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任何问题就要立即就近就医。

还有就是最好在路上可以和认识的驴友结伴而行,多个人还有人陪你说说话,会让你的旅途不那么无聊孤独。

最后祝你好运,希望你可以坚持下来到达***。

徒步去***,你确定吗?

无论是青藏线、滇藏线、川藏线,到***的距离都要1000公里以上,其中川藏南线2250公里,而川藏北线约2800公里,滇藏线则要1930公里。

如果你真的想徒步的话,建议走青藏线吧,距离最短,路况也最好。

不过就算只有1000来公里的路程,在高海拔的地方,你一天又能走多少呢?

之前在青海茶卡盐湖客栈碰见一群真的在徒步***的人,当时真的很惊讶,他们当时已经从西宁徒步到了茶卡盐湖。对于他们这样的意志力我还是很佩服,不过他们也讲了一下徒步的细节:

1、每天步行距离也不过才20公里,1000公里的路程,他们大概***2个月。

2、负重是一个问题,有供给的地方还好办,没供给的地方需要自己带上补给,负重前行一天更是走不了多少路。

3、你必须要有要有一天走30公里,甚至更远的意志力,因为吃住是徒步中最重要的,如果你走30公里以上到达下一个食宿点,你就需要扎营生火,得不到足够休息,对你的下一天行程威胁更大。

去***徒步首先必须适应高海拔给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由于***海拔高空气中含氧量低所以在***运动很容易造成缺氧也就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出现高反的时间也不同,有时你现在没有高反突然运动量大点了高反就出现了,所以在高海拔地区一定要注意运动量不要过大。其次***地区紫外线非常强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容易就晒伤,所以帽子魔术头巾都是很重要的装备一定要带上。第三虽然现在***很多地方路都修好了,人和车都很多但是还是要计算好每天的路程尽量在村镇过夜不要在野外宿营。第四带根登山杖既可以当拐杖用又可以驱赶藏狗,***每个村子口都会有些狗,徒步又是单人的话可以用棒子把狗吓走。第五徒步的时候路过山坡注意观察有没有落石。最后带点现金最重要。

越野车进藏进蒙的都配有怎样的发动机?

常规的自驾,主要还是看车型吧,不管是越野车、SUV还是MPV,一般越贵的车配的发动机的排量越大,动力越强劲,更重要的是,买了车也不能换发动机啊。

进藏的话,如果要保证动力的充裕,衰减不那么厉害的话,当然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更合适的。因为进入***这样的高原地区,基本上所有的车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的问题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取决于进气口的进气量和氧气密度,高原地区的空气密度和氧气含量通常只有平原地区的50-80%左右,这就导致发动机的进气量不足,存在喷油量减少,燃油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动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衰减的效果就越明显。

涡轮增压发动机(带T)的汽车去高原肯定是有优势的,涡轮增压的原理就是将空气增压后推入发动机的进气门,增加空气的浓度和氧气密度,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自然增高,喷油量增加,动力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此外,现在川藏线过半数的高山已经建成了贯通隧道,不需要费劲爬长坡翻山了,对于车辆性能的要求更低了。

我们当年在去纳木错的路上,因为要翻越海拔5190的那根拉山口,一路上有很多车排成一字长龙缓慢的爬坡,其中有不少4.0的普拉多、陆巡、路虎等大排量的越野车,也看到有一些车想要尝试爬坡超车,但基本上很少看到超车成功的,估计根本原因还是海拔太高,动力衰减严重,大排量的自吸发动机车也没法超常发挥了,反而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会更适应一些。

不过,如果去越野的话,我认为装备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会更好一些。自吸发动机的低转速、低扭矩输出动力相比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加充裕,涡轮增压发动机往往需要等到转速达到1800-2000转甚至2500转以上才会有大的变化,涡轮没有介入之前,动力又显得比较肉,硬派越野车本来就是出去野的,在遇到复杂路况的时候,自吸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更能满足需求。

如果是去内蒙这种风沙大的地方自驾、越野,我认为最好还是选择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的车型更靠谱一些。毕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结构更复杂,相比于自吸发动机,保养难度更大,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可靠性相对偏低,如果去极为偏远的地区旅行,对车辆的可靠性会带来挑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往往很严重。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今年和去年两次我开我的奥迪Q5进藏,Q5使用的是EA888发动机,涡轮增压,涡轮介入时的转速是1500转,所以在高海泼地区,我开起来的感觉与低海泼时无太大差别,动力一样澎湃,油门只须轻踩,尤其在四、五千海泼爬坡时看别的车慢腾腾的龟速,而我的车油门一踩,绝尘而去,那感觉很爽。

在高海泼地区有些涡轮增压的车表现反而比自吸的差,我感觉是这些发动机的涡轮介入得太晚了,有些发动机需要2200转涡轮才会介入,如果车速较低发动机转速无法提高,涡轮无法介入,这导致这些车在高海泼地区表现较差。

Q5是四驱的SUV,在中国的公路上行驶绝对够用,我感觉Q5是很可靠的,在萨嘎县的某个县道,因下雨,道路泥有十几公分厚,某SUV爬坡爬不上,后退下来,而我的Q5爬这坡很轻松。

在高海泼地区,涡轮增压的车油耗比低海泼低不少,我记得在阿里地区,我有次跑了790公里,才加了57升就加满了油箱,百公里7.2升,比低海泼地区至少低1升。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滇藏线上最恐怖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