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元前255年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公元前255年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周桓公(?-前415年),姓姬,名揭,谥号桓,是中国战国时期小国西周的首任国君,公元前440年-前415年在位。
西周桓公是周考王之弟,周考王将他封于河南(王城),以续周公之官职。
西周威公(?-前367年),姓姬,名灶,谥号威,是中国战国时期小国西周的第二任国君,西周桓公之子。
西周惠公(?-?),名朝,谥惠。这时周王畿内又建立了以巩为都,在王城以东的东周。故在王城的河南号西周。
显圣王二年(赵成侯八年,韩共侯八年,公元前367年),威公卒,公子朝代立,即西周惠公,公子根遂叛。赵成侯与韩共侯分周为二,周显王封公子根于巩,即东周惠公,东周国遂为诸侯。东周惠公秉政成周,为王卿士,虽国小,爵位上公,位过于大国,故《战国策》列东周为卷首。
西周武公(?-?),或曰其名为朝,谥武。有子共太子,早卒。立公子咎为太子。
西周文公(?-前256年),又称西周君,姓姬,名咎,是战国西周的君主之一,为西周最后一任君主,承袭西周武公的***。前256年,参与东方各国合纵伐秦,不胜,秦派兵攻西周国,西周君投降。同年,周赧王去世。根据《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公元前255年,秦昭王五十二年,取西周,西周国灭亡。
公元前256年,秦将军摎灭西周,周赧王和西周公献洛阳。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取巩等七邑。周彻底灭亡的时间准确来说是后者。但前者在改朝换代的意义上更为重要,主流上是前者。资治通鉴以前者为准,公元前255年进入秦纪一。
齐鲁的分界线以齐长城为界,齐长城以南为鲁国,包括现在的临沂、日照、泰安、济宁、枣庄、荷泽。长城以北为齐国,包括今天的潍坊、济南、淄博、东营、滨洲、青岛、威海、烟台。
鲁国建国于公元前1043年,灭亡于公元前255年,周朝诸侯国,首任国君为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开始“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
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即大致以长城为界,或者说在国界上由齐国修筑长城为标志。
齐长城,西起济南长清,东到青岛黄岛区。沧海桑田,齐长城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少部分遗址可以看见当年的壮观。
齐国一般指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
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古代齐国和鲁国大致是以齐长城为界。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疆域大致在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国、杞国、鲁国等国接界。北和燕国接界,西和赵国、卫国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而鲁国亦是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元前255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元前255年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