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内容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内容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因清朝推行薙发易服,太平天囯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一众均被称作“长毛”。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的基础)
天京解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弱的转折)
天京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在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周边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漠视而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水深火热之中。西方列强瓜分,朝廷横征暴敛,土豪时机剥削,百姓饥寒交迫。
1844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广西传教,秘密反清。1850年,洪秀全号令拜上帝会到桂平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攻下金陵,定都于此,号称天京(今南京)。
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600余座城池。1864年,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同治十一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的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应该说,太平天国初期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理想,也有《天朝田亩制度》法治文件,发展确实很快。但是,进城做官后,上层领导能力乏力,一些高层领导******,私欲澎涨,内容分裂,最终走向败亡!
但是,历史记得,它在反封建的同吋,又担负反外侵的重任!同有,它主张学西方的先进东西,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十九世纪,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令人意外的变化,欧洲列强在工业革命的***下整个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这个时候的清***还一直沉浸在上国的美梦里而无法自拔,既不谋求新的发展,也不接受新的事物,因此整个的国力一直处于下滑的阶段。
***战争失败之后,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又给予了清朝很大的压力,所以统治者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计剥削压榨得更加严重,使得人们生活十分困苦,再加上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最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洪秀全,最开始的时候是以传教士的身份做掩护,在广大的农村中召集农民,宣传教义,为起义做宣传,秘密进行反清的活动。在有了一定群众基础之后,提出了"***平等,天下大同"的口号,发动了起义,并很快得到了穷苦农民的支持,势力快速扩大。
经过多年与清军的斗争,最终占据了南方的大片土地,并在攻下南京之后将其改名为"天京",在此定都,此时太平天国的势力达到了巅峰。但是仅仅十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烟消云散了。
太平天国在打下南京城之后,其后开始北征西讨,太平军曾一度攻至天津周围,对清***的统治造成极大动摇,此时的起义到达了巅峰时期。
太平军当时占据了南方大量的土地,并且不少都是十分富庶的地区,对于整个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充足的粮草供应以及后备兵员,大有和清***争得半壁江山的意味。
太平天国的领导阶层在天京定都后,开始丧失斗志,沉溺于美色之中。在还没有对清***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早早地定都,使得整个太平军的发展方针都丧失了进攻性。
以洪秀全为核心的领导阶层,本身也缺乏大局观念,眼光狭隘,在定都天京之后偏安一隅,贪图享乐,给了清***喘息和勾结外国势力的机会,使得整个太平军只能在南方一带徘徊发展,再难北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平天国历史***内容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平天国历史***内容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