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抗日战争时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海抗日战争时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5月5日),又称“一***抗战”“上海抗战”。一***事变发生后,全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纷纷支援十九路军抗日。
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支援前线。***江苏省委领导下成立的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下,第十九路军和随后参战的第五军(张治中任军长)部分官兵,发扬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在武器装备和兵员数量远不如日军的情况下,坚持抵抗一个多月,取得重大战果。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因为淞沪会战而沦陷的,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到了11日,上海***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它既是国民***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政治次中心,也是列强利益交汇之所在,更因此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目标。中国***在领导上海抗日斗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上海的特殊环境和有利因素,使这座城市的优势条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淞沪会战中日军因***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
淞沪会战起因过程是,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
中国军队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 ,试图赶敌下海。至此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结局就是,11月13日,中国军队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江阴保卫战开始;至此国军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抗日战争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抗日战争时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