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柳宗元和王叔文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柳宗元和王叔文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
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王叔文(753年—806年),字号不详,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朝中期政治家、改革家。
永贞元年(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联合裴钧等人,迫使唐顺宗立李纯为唐太子。王叔文随后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决裂,韦皋投靠太子一方。八月,扶立唐宪宗即位,以唐顺宗为太上皇,是为“永贞内禅”。王叔文贬为渝州司户,元和元年(806年)赐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边远八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王叔文、王伾)前后掌权146天,史称“永贞革新”。
王叔文柳宗元是同僚关系。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他首创“寓言”体,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与王叔文和其他八人并称二王八司马。
二王八司马指的是唐顺宗年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其中的“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柳宗元与王叔文并称“二王八司马”。
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边远八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
王叔文(753年—806年),字号不详,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朝中期政治家、改革家。
永贞元年(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联合裴钧等人,迫使唐顺宗立李纯为唐太子。王叔文随后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决裂,韦皋投靠太子一方。八月,扶立唐宪宗即位,以唐顺宗为太上皇,是为“永贞内禅”。王叔文贬为渝州司户,元和元年(806年)赐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宗元和王叔文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柳宗元和王叔文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