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稹的人物传记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元稹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曾一度当过宰相,三妻四妾,无足为奇。
元稹是对妻子真爱,还是渣男,读了本文你会一目了然。
元稹的结发妻子是韦丛在妻子逝世后,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韦丛嫁给元稹时20岁,生下五个孩子,七年后便去世了,元稹刚开始升官,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韦丛却没能享一点儿福。元稹无比悲痛,也自觉欠她很多,于是写了三首悼亡诗,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念。
元稹的情人是薛涛,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不过名声不佳。
妻子韦丛去世后,安仙嫔嫁给了元稹。三年后,安仙嫔在给元稹留下一个孩子也去世了。
元稹第三位妻子,也是名大家闺秀,是元稹在一见钟情的对象,这是他最后一次婚姻,也是夫妻相守最长的一次。
《莺莺传》是唐朝诗人元稹的名篇,其文笔优美,刻画细致,叙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悲剧。至今还广为流传的《西厢记》,就是元代的王实甫根据《莺莺传》为蓝本而创作的。
1.与莺莺的情缘
《莺莺传》里莺莺是元稹的远房表妹,而张生便是元稹自己。在公元799年,元稹在山西任职,认识了表妹崔莺莺。莺莺才貌出众,家境优渥,元稹与她暗生情愫,偷偷恋爱。
当时元稹想要功成名就。在公元800年赴京考试时,得到了新任京兆尹韦夏卿的赏识。元稹得知韦夏卿的女儿还没有婚配人选,便意识到这是一个攀高枝的机会。公元802年,元稹科举落榜。
他求官心切,考虑到崔莺莺虽然家庭优渥,但没有权势,对他的仕途帮不上什么忙。于是抛弃了莺莺,娶了韦夏卿的女儿韦丛为妻。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崔莺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小说《莺莺传》。
元稹身为一位浪荡的大才子当然没能做到自己诗中说的那么坚贞,依然流连辗转与花丛,后来年轻俊朗的鳏夫元稹,更是和唐代著名***诗人大姐姐薛涛,来了一段也不知道是柏拉图式的还是未央生式的恋爱,一时传为佳话。薛涛是谁呢?她可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女诗人,又是官妓,阅人之无数,尽是政界商界各名流。但是这样一个女人还是看上了渣男元稹。
不出意外的两人也没能长久,和薛涛才同居了四个月,元稹就因工作调动,从此分道扬镳了。
可是就是这么位“旷世痴情种”,劈了腿,负了情,却还心安理得的继续写诗,诉说着自己的深情和爱恋。
元稹的一生,莺莺燕燕不计其数,简直就是心口不一的典型。
不请自来。元稹的深情都体现在他的诗中。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的究竟是写给谁的,众说纷纭,有说是写给崔莺莺的原型,元稹的初恋的,也有说是写给他死去的妻子韦丛的。元稹官卑位微,却被朝中重臣韦夏卿看中,把最小的女儿韦丛许配给元稹。只是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生活非常辛苦,正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据说最难的时候韦丛竟然拿出自己的首饰给元稹典当了换酒喝,由此也可以看出韦丛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但毕竟家贫,加上多次生育,在元稹31岁时,27岁的韦丛就去世了。悲痛的元稹在妻子死后忽然就长出了许多白发,可见元稹与韦丛应该是有真感情的,为了悼念妻子元稹写了这首《离思》。
这首诗流传度极广,特别是前两句可谓***皆知。这首诗的大意是:曾经到苍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了;曾经见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我仓促的从花丛中走过,甚至懒得回头去顾盼一下,其中的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你。
第一句是由《孟子·尽心》中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化用而来,第二句则是根据宋玉在《高唐赋序》中关于巫山神女的传说而来。虽然典故皆来自他方,但元稹却完成了超越。元稹的这首诗写得极其真挚,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但是后世人对元稹的这份真心有许多质疑,觉得元稹是个彻头彻尾的花心“渣男”。原因是在韦丛去世当年,元稹就和著名才女薛涛发生了姐弟恋。韦丛死后他又娶了同事的妹妹做小妾。过了几年,再度续弦,取了裴淑为妻,期间还和刘***春有过纠葛。
所以后世人认为元稹对于韦丛的感情也许不像他诗中表达的那样真挚。人是复杂的,人的情感更是复杂。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情感如此深,可是他不也还有后来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歌姬朝云吗?痴情如白居易,晚年仍然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沉醉于声色之中。而作为《西厢记》主人公的元稹本就是潇洒风流,又怎会真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呢?
不说为爱执着,但至少是个用情至深的人。
历史上关于元稹的风评不是很好,近现代文学创作中经常会有人把他称作渣男,但其实元稹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风流也是他,情深也是他,重情重义更是他。
不提他与白居易的拳拳基友情,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地步。
他的经典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写给他去世的妻子韦丛。
他与韦丛相识于微时,共同度过了七年的贫贱婚姻生活,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一直相敬如宾,温馨甜蜜。
相传《莺莺传》里张生但原型就是元稹自己。
但元稹也是个痴情不专的人,韦丛走后,他的人生故事里又出现了薛涛、刘***春等才女的身影。
第一,人设崩塌,以前我们认为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
元稹,是个痴情好男人,后来才发现他是个渣男,于是很多人粉转黑。
第二,古今价值观变了,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古代,元稹的风流韵事其实真不算啥,但是放到现在男女平等的时代,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渣男,没得洗。
第三、社会风气变了,***时代,大多数人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古人的诗作和好的一面,但又不想让自己看起来一无所知,只好在诗人私生活上八卦,而刚好元稹还比较有名(流量大),八卦还不少,黑他的人自然就多了。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元稹是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贞元九年,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诗词成就巨大,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于元稹被《黑》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是有人认为他投奔阉党;三是颠倒黑白,小道消息满天飞。
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代人以今人之刀斩古人之首的妖风在作怪,很多人是因为元稹迎娶继室和妻妾才黑他的,他们用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去定义一个千年前的古代人。他们认为,你既然爱韦从,为什么还要娶裴氏,真是虚伪!在现代人的眼里,元稹就是渣男,不过是满足自己对古人风流的窥探欲与批判欲而已。
二、有人认为他投奔阉党。元稹的另一个黑点,就是与阉党有关。我们不懂古人的官场纷争,但以元稹一贯的秉性,不相信他会真的完全依附讨好阉人上位。从正史上看,元稹是靠将诗文进献给上级,才获得被重用的机会。他上位后并没有做过剥削侵吞百姓利益之事,一到任就迅速开展精准的政治部署,考虑的都是民生大计。投奔依附阉党上位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政党斗争的牺牲品,他也在政党斗争中,被迅速地剥夺了权力,四度被贬。
三、颠倒黑白,小道消息满天飞。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些小报杂志或公众号,为了吸引眼球,大肆传播元稹的***传闻和负面报道。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黑元稹的人,都是受到***传闻和负面报道的影响。于是,在这些人眼里,元稹就是是一个花天酒地的负心男人。
那些黑元稹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被他们戳着脊梁骨骂、当作渣男来嘲笑的人,是怎样背负家族与母亲的厚望,怀着热忱与梦想,一步一步来到长安拼搏的。他天资聪明,十五岁中明经,二十三岁授校书郎。在政治上,针砭时弊,兴修水利,改革税收,被百姓称颂;在文学上,领导***府运动,与白居易共同领衔开创“元和体”。可他,最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从相国之位一贬再贬,最终客死他乡。希望今人要尊重历史,不要带有更多的情绪,一知半解的去黑元稹。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脑子的。
元稹作为古人,他的所作所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很多人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衡量古人,以底层人的价值观去衡量上层社会,那自然就认为他是***了,
就好像东哥、思聪做的事,看起来都是渣,但是,他们只是做了他们那个阶层做的事罢了,只是他们公开了,跟其他人的区别,只是公开与否,而不是人品有什么差别。
***圈的那些劈腿、出轨,也只是曝光与否的区别,那个圈子就是那样的。
很多人说慈禧穷奢极欲,杨广秽乱宫闱,问题是,他们作为帝王,不都是那样吗?康雍乾、李世民跟他们也没区别吧?
元稹也是一样,他的所作所为,也是符合他的身份,和他所处的圈子。
唐宋文人士大夫,哪一个没有妻妾成群、圈养家妓、流连青楼、侍妾歌女伴随左右?专情如白居易、清高如李白、清贫如杜甫、正气如辛弃疾,哪个一生只有一个女人?
很多人除了诟病元稹,还诟病他的好基友白居易,说他逼死关盼盼,薄情寡义,说他俩一对***,我只能说,多读书,就不会这么没脑子了。
元稹可以写“曾经沧海难为水”,就不能续弦了?能爱一个女人,就不能爱另一个了?
这么说,苏轼、陆游也是***了?苏轼也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朝云、王弗,唐宋文人都是***?再扩大一点,古今中外文人都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稹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稹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