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日上午10时,江浙战争在江苏宜兴打响了第一枪。苏军首先挑起了战火。苏军原想一鼓作气攻占浙江长兴,不料却遭到浙军的顽强抵抗,进攻受阻。
江浙战争爆发 江浙和平(1924年9月3日-10月13日),又称齐卢和平、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平易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取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举行的和平。
岳飞抗金 现在还有当年岳飞弄的岳堤以及其他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年十月 1358年10月,徐达与邵荣等人联兵夺取了宜兴。这样一来,朱元璋相继攻占了应天周围的许多城池,在东面挡住了张士诚西犯的门路,在西面对徐寿辉***取了以守为攻的战略。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宜兴荆溪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其地形「 ”亘万岭于西南,绕五湖于东北”,作为沟通苏、 浙、皖的孔道,宜兴荆溪于咸丰十年(1860)被太平军攻陷,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遭到了战争的极大破坏。
1、孙权建都南京、永嘉南渡、侯景之乱、隋灭陈战争、黄天荡之战、朱元璋建都南京、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清军南下、《南京条约》签订、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成立、四一二事变、南京大TS、渡江战役。
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南京国民***成立。
3、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1、镇江之战,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
2、焦山三诏洞传说:相传东汉末年,文人焦光,不愿做官,避乱镇江,隐居焦山。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在山上***药为周围渔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卖柴度日,自食其力,生活十分清贫。
3、更有《白蛇传》-“水漫金山”、《三国演义》-“甘露寺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给镇江增添了神奇美丽的色彩。此外,镇江市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古时有八大名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
4、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
5、白娘子水漫金山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
***历史研究专家确认位于南京城南雨花台区丁树村有座侵华日军“***山”。
***发生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而坐落在南京江东门街的***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正是当年日军对南京平民进行集体***的地点之一。
***是1937年12月13日。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拉开了帷幕。
年8月,苏北抗日军民举行大反攻。9月攻克淮阴、淮安。10月,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决定发起盐城战役,11月攻克盐城。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
抗日战争中后期江苏大部分领土已经沦陷,国民***无法从江苏招募大量兵源了。
听说鬼子伪军要“清乡”了,近来常常下乡扫荡清剿,***抢劫无恶不作,他们赶到万愿楼,准备给驻扎在附近严家园的鬼子一点颜色看看。 未料,驻严家园的鬼子却在通***立营之前先到了万愿楼。
二战中的占领区大家应该都明白,就是日军占领的地区。我们都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江苏省是日本侵略者最早占领的地方,除了东北三省和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在中国的南方。
1、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徐州即为***之一。
2、刘备“三让徐州”,一方面体现了刘备博取仁义忠厚之名、收买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当是出于刘备对当时情势的清醒认识。当时的徐州正处于四战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视眈眈、兵锋相向,自不待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