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汉书人物传记评价,汉书人物传记评价语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书人物传记评价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书人物传记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书的文学价值?
  2. 史记晁错人物形象分析?
  3. 班固汉书地位?
  4. 《汉书》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例如《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汉书》的史料价值很高,对《史记》有所补充、调整和发展,表现了自己独有的成就。它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史学领域,保存了更多的古代社会、历史人物以及文化典籍的史料。

汉书人物传记评价,汉书人物传记评价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书》的人物传记是在一种娓娓而谈的过程中,以简练、准确的笔调勾画人物,使各种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避免平铺直叙,尽量用人物的言语、行动和细节来表现其人物个性和品格。

《汉书》的语言有骈俪化的倾向,《汉书》中的人物传中多***取文人辞藻,行文喜欢用古字古义,文字近于骈体,显示出东汉散文骈体化的倾向。除政论文和史传文学之外,汉朝的奏疏之文、书信之文以及其他杂文均各有特色。

史记晁错人物形象分析

晁错对汉朝有大功,却由于性格缺陷,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正是司马迁苏轼及晁父评说的,多所变乱,忠以谋国,无以存身,是一个悲剧。

汉书人物传记评价,汉书人物传记评价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晁错在史记汉书中都与袁盎列在同一传记中,其实,他更接近的人应该是贾谊,二人的才学都惊艳,二人的建议,都对汉初政局和后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人都是坚定的削藩撤藩者,不同的是,贾谊遇到文帝,柔顺治国,做事不激进,徐徐削地。

晁错比贾谊运气要好,遇到言听计从的君主,使他的建议得以施行,君主的***纳,却成了他身败名裂的主因,这可能也是二人不能同传的原因吧,一人有善终,一人有始无终。

汉书人物传记评价,汉书人物传记评价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班固汉书地位?

  《汉书》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史学上的经典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也被列为是“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汉朝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称其为断代史是因为他主要记录西汉这一代的历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中间的将近两百五十年的历史。《汉书》中有纪十二篇,主要记载了西汉诸位帝王的事迹,还有表八篇,传七十篇,还有志十篇,主要记载的是汉朝的制度,以及天文、地理方面的一些现象。

  《汉书》沿用了《史记》的纪传体的体系,但是不同于《史记》的是,《史记》是一部通史,而《汉书》是一部断代史。而断代是这种方式也被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是官方正史所用的体系。

  《汉书》是除了《史记》之外又一部地位非常突出的史学经典,他记录了西汉当时各个阶层人物的真实状态,秉承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是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汉书》也继承了《史记》中为少数民族列传的传统,其中《汉书·西域传》中记叙了今天的新疆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的历史,还有许多中亚和西南亚国家的历史,到今天,这些历史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珍贵的资料。

《汉书》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汉书》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思想上,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而他本人是“《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

这和班固所接受的儒家封建正统思想是分不开的,这种“唯圣人之道”的历史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书人物传记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人物传记评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