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藏和亲是那一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藏和亲是那一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和亲的纽带是汉藏关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和文成和亲的纽带是和平,牵动着汉藏两族人民的心。
唐朝和吐蕃和亲,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通过和亲,双方可以摆脱兵戎相见的那种情景,有利于民族融合、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藏双方的文化交流。
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对汉藏两族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也像一根和平的纽带牵系着汉藏文化,牵系着汉藏两族人民的心。
民族团结。当时,唐朝希望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加进一步扩大对吐蕃的影响力,而吐蕃则希望通过联姻增进地域地位实力依托,而让吐蕃有更好的发展。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虽属是唐朝和吐蕃的政治联姻,而更促了进两个民族的团结、边境安宁,***巩固,相互交往发展。也是华夏民族团结的深深的情结。
第一,唐蕃和亲对吐蕃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唐公主带过去的书籍,把大唐文化也带人了吐蕃,第二是农耕知识,第三是医药文明,这些都是文成公主带的大量各类书籍造成的,也是吐蕃的整体实力有了一个提升。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和亲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朝廷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给蕃邦国王,以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和亲有的出于无奈,有的出于自愿,但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统治者所使用,而唐朝的汉藏和同为一家,就是古代“和亲”的典范之一。
唐蕃和亲,对于唐朝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唐太宗曾说:“北狄风俗,多出内政,亦即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通过和亲,达到稳定边防的政治目的。
唐蕃和亲,给了双方相互认识、相互学习的机会。随着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下令臣民拜汉族的文士为师,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农技,种植谷物,学习演奏乐器,还派了一批又一批贵族子弟远赴长安学习。文成公主协助松赞干布推行改革,吐蕃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整整30年间,边疆无事,汉藏和睦相处。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至今藏族人仍把她视为神。这些祠庙和坟墓,成了汉***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唐蕃和亲,对吐蕃的风俗习惯影响巨大。如吐蕃人原是“毡帐而居”,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松赞干布带头改变生活习惯,改穿汉装,效仿唐朝建筑风格,派遣酋豪子弟入国子监学习诗书等。直到现在,西藏还保持了许多唐代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唐代诗人陈陶记载:“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汉藏融合之深由此可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藏和亲是那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藏和亲是那一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