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哪些伤感的历史事件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有哪些伤感的历史事件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就说一个袁崇焕,电视的可能就浅浅轻描淡写一下,史书上他的死记载很详细:
袁崇焕是明末杰出军事家、民族英雄,曾任蓟辽督师等职,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来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务。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史书上记载,袁崇焕凌迟时被割3543刀 死后近万人哄抢人肉食,袁崇焕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的割下他的肉,沿途百姓们极痛恨金军,而更恨汉奸行径,于是争买崇焕之肉“生”食之,没钱的争相从刽子手手中抢来崇焕之肉生食之,一块肉往往又被争抢撕扯成数块,整个场面不敢想象。至法场时,崇焕已气绝,骨肉无存,只余一颗头颅,崇祯皇将其尸首传视九边(长城防线上的九个关隘口),以此震慑边将,以禁效尤。
《幽明录》里的一个故事,后面有自己翻译的白话文:近世有人,得一小给使,频求还家,未遂。后日久,此吏在南窗下眠,此人见门中有一妇人,年五六十,肥大,行步艰难。吏眠失覆,妇人至床边取被以覆之,回复出门去。吏转侧衣落,妇人复如初。此人心怪。明问吏以何事求归。吏云:“母病。”次问状貌及年,皆如所见,唯云形瘦不同。又问:“母何患?”答云:“病肿。”而即与吏***,使出,便得家信,云母丧。追计所见之肥,乃是其肿状也。
译文:近来,有个人得了一个小吏供他使唤,小吏反复地请***说想回家,这人没肯。挺久后的一天,这人看见小吏在南窗下睡觉,被子掉了,影影绰绰有一个走路很艰难的胖妇人,五六十岁的样子,从门外进来到床边给小吏盖被子,盖好了又慢慢挪着出门去,小吏翻个身,衣服又掉了,胖妇人又艰难地进来给他盖好。这人觉得奇怪,问小吏为什么频频想请***回家,小吏答道,母亲病重。又问他母亲的大概长相和年纪,和胖妇人都对得上,但是体型却完全不同,因为他母亲身形清瘦。又问他母亲得了什么病,小吏说:是肿病(应该就是全身水肿的一种病吧),这人马上批了小吏的***,小吏刚出府门,就收到家书,说他母亲已经病故,回想妇人之所以胖,就是因为肿病。
这个故事的辛酸一在可怜天下父母心,二是我可以想见小吏答道母病,病肿时的满面愁云和心里的悲苦,或许他根本不敢让愁云上面,但是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小吏为了不丢工作,只能强忍着担忧而不敢回家,恐怕一回家会丢掉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需要盖被子的春秋两季,睡觉都没有个房间而是窗子旁边,想来也是份很差的工作,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普通人在那个世道想活下去就已经竭尽全力了。而且按文中语境来推测,小吏的父亲应该早就过世了,不然小吏也不会这么着急的反复请***。希望他有兄弟姐妹吧,不至于和《吕布与貂蝉》里的幼年董卓(在里面的设定董卓小时候是个瞎子)一样,自己的母亲死了多日了,还拼命的在闹饥荒的乱世里找食物,寄望于母亲吃上东西就能醒过来。因为同是平民,所以感同身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哪些伤感的历史***知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哪些伤感的历史***知乎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