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麻起义后的湖北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黄麻起义后的湖北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近代的湖北可谓名将辈出,在革命战争这座大熔炉里就锻造出了不少名将,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林总、徐海东、王树声、韩先楚、王建安、陈锡联、黄永胜、陈士渠、陈再道、谢富治、刘震、王近山、王必成、秦基伟、聂凤智等等都是来自湖北,他们出生入死、身经百战,都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排名不分先后。
一、林总,湖北黄冈人,黄埔四期生,1928年在井冈山反围剿中用兵灵活、指挥有方而得到了***的赏识,并晋升为红四军战斗力最强的28团团长,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得以迅速擢升,在担任红一军团总指挥时年仅25岁,其中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中用兵如神、战绩辉煌。红军长征后率领红一军团一路担任开路先锋,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战安顺场等一系列战役中均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而林总的军事辉煌点就是在***了,民主联军轻装挺进东北后可谓没枪没弹没根据地,经过一些列的战役后,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就扭转了东北被动的局势,直到1948年初东野便开始了战略大反击,此时国军已经不是对手了,被林总分割压缩在了沈阳、锦州及长春三大城市,只能坐以待毙,蒋委员长派往东北的国军将领都一一被击败,如杜聿明、卫立煌、陈诚、廖耀湘等,当林总率领四野大军南下后,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半个国家。
二、徐海东,湖北大悟人,青山大学毕业生,贫苦家庭出身完全没学过军事,是一位头脑灵活而且非常善于总结的将领,其军事指挥才华完全来源于战场,由于作战机智勇猛,被人称为“徐老虎”,连以勇猛著称的许世友都对其敬畏三分。红军时期徐海东所率领的红25军可谓征战无数而鲜有败绩,***的中央军、阎锡山的晋军、张学良的部队、杨虎城的陕军都败在其手下,打得敌人闻之丧胆。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点名要徐海东镇守西安南大门,足以奠定徐海东名将的地位,是一位堪当大任的将领,也是一位对革命有大功之人,授衔时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在了粟裕大将之后,乃实至名归。
三、韩先楚,湖北红安人,贫苦家庭出身和老上级徐海东一样也是个青山大学毕业生,是一位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将领,早年在徐海东、吴焕先等人领导的红25军下,从一名普通的士兵逐渐成长为我军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一生征战无数而鲜有败绩,素有“旋风司令”的美誉。韩先楚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将领,在***和半岛战争中大展军事才华,从***时期的鞍海战役起便一发不可收拾。新开岭战役全歼***精锐部队“千里驹”25师而威震全军,奇袭威远堡更是威震敌胆,力排众议以木帆船打军舰并解放了海南岛,创下了军史上的奇迹;半岛战争三次战役率领突破“三八线”攻占汉城,令敌人为之颤抖。
四、陈锡联,湖北红安人,年仅14岁就加入到了工农红军,1930年在徐向前指挥的红一师下参加了四姑墩战斗,由于作战勇猛而又人小鬼大,被战友称为“小钢炮”,也成为了其代名词。在红四方面军时期,陈锡联在徐向前的领导下参加过不少战役,如鄂豫皖反围剿、陕川 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等屡建奇功,也成为了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师级指挥员。陈锡联的成名战就是抗战时期一手策划的夜袭阳明堡,一口气端掉了忻口会战中的24架战机,得到了蒋委员长的表彰,这在我军史上实属罕见。***时期陈锡联加入到了二野,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参加过不少战役,建国初成立炮兵部队时,“小钢炮”被任命为了炮兵司令。
如果要说近代湖北的名将的话,那简直是太多了,如果一一细说的话那简直就是一项大工程,所以就简要解说,列举那么二三个。
***,是湖北黄安人。年幼时,曾跟家乡的老木匠学习木工手艺。18岁就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军事才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前后四次组织反“围剿”斗争,为红军的战略转移打开了道路,并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在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他深刻认识到没有文化是行不通的,于是在1937年进入到延安的工农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到豫鄂边区等地的抗日战斗,粉碎了多次日军的扫荡和***的突袭。***凭借自己二百多次的抗日作战经验,剖析罗列了一整套的作战心得,并凭借此在侏儒山战役和之后的一系列战斗中歼灭日伪军四万多人。
***时期,***驻守延安,指挥中原战区各路***,攻克了河南多处城市。又亲自率军投身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促进了国家解放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又参与荆江防洪工作和城乡贸易的发展。1983年,当选为国家主席。***曾给予他非常高德评价“***是不下马的将军”!
王树声,是湖北省麻城市人,十大将军之一。
先说结论:如果喜欢中国近代史的话,会喜欢这个纪念园,因为黄麻起义是我党早期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影响深远,红军的名称便源自于这次起义。纪念园里面可看的东西也很多,同时黄麻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将军乡,出过36位开国将军。
在湖北省麻城市有一个叫乘马岗的小镇,这个镇子不大,现在仅有5万多人。 但它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因为这个小镇竟然出了36位开国将军!注:以下内容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
一、中国第一将军乡——乘马岗镇
乘马岗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7万儿女当红军,其中2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册烈士5938人。
乘马岗镇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中华诗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详。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名平,字原,战国楚丹阳(今秭归)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投汩罗江自尽。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宋玉(湖北襄樊) 伍子胥【湖北襄樊(今湖北省襄樊)】 杜甫(祖籍襄源樊襄阳) 李时珍(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 毕升(北宋淮南路蕲 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 张居正(湖北[_a***_]) 王昭君(故知里在宜昌兴山) 庞统(襄樊襄阳人) 马谡(襄樊宜城人) 俞伯牙(湖北荆州) 钟子期(湖北汉阳)·陆羽(竟陵人,今湖北天门) 伍子胥 米芾 皮日休(均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嫘祖(故里宜昌) 公安道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 陈友谅(玉沙县黄蓬山乡人,今湖北荆州洪湖市乌林镇人) 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 谭元春 (今湖北天门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麻起义后的湖北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麻起义后的湖北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