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代人民起义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近代人民起义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西安事变,肯定是最为出名的一次兵变了。因为这一次兵变和历史上任何一次的意义都不一样。
这一次是因为国家面临外敌的入侵,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西安事变才显得格外的具有历史意义。
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本来蒋介石一直都是在打压,围剿中国共产党。并且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当蒋介石提出这一口号的时候,遭到了学生,工人和其它政党集体的反对。因为大敌当前,对于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国的独立与自由。
面对***提出的“国共两党合作”,蒋介石竟然是不予理睬。不但是如此,蒋介石还加强了“剿共”的步伐。
蒋介石就给他的好兄弟,带领东北军的张学良,发去电报。让他们尽快对延安发动总进攻。
可是,国恨家仇面前,张学良以及他带领的东北军,也想停止内战,达成国共合作,一致对抗日本入侵者。
那太多了,五千年的历史中各种***数不胜数。要说有名的,暂且以影响比较大上过课本的为主吧。
1.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开创了后世农民起义的先河。其中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流传至今,还留下了农民起义必先搞点封建迷信活动的套路,233
2.唐时的安史之乱,应该归到兵变里面,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被打的奄奄一息,再也没有机会重现昔日的辉煌,可惜,可惜。一个时代的落幕。
3.清辛酉***,慈禧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慈禧成了这个老大帝国的主人,决定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近代遭受屈辱的主要负责人。
4.民国***,张杨兵谏,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彻底联合起来,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而奋斗。如果没有这次事变,中国的抗日处境想必会更加困难重重,付出更大的牺牲。
汉语博大精深,用词精准,在定性和塑造概念方面让人叹为观止。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非常状态下的突发***,有的叫某某***,比如唐朝针对武则天的神龙***,由李隆基发起针对韦后的唐隆***;有的叫某某事变,比如九*八事变和卢*桥事变;有的叫某某兵变,比如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袁世凯策划的北京兵变,拥立溥仪复辟的张勋兵变;还有的叫某某之变,例如李世民集团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司马懿制造的正始之变(高平陵之变),以及造成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的夺门之变。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对诸如***、事变、兵变、之变、民变等概念傻傻分不清楚,四者各自有什么含义呢?1、***:指统治集团少数人通过密谋,用政治或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径实现权力转移的行为。***不改变原有制度或根本政策,一般国民也不参与。常见的类型有军事***和非军事***,流血***和不流血***。***的核心目的就是夺取最高权力。2、事变:特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件,最高目标不一定是夺取最高权力。3、兵变:是指军队不听指挥、不守军纪而发生叛乱哗变。兵变通常是下级军官针对上级的武装变故,原因可能是被敌人收买,或者讨饷,也有可能是兵变制造者想自立。4、之变:或者因为不方便定性,或者制造***、事变、兵变获胜的一方为掩盖***的非正义性而***用的中性说法。
其实个别单一***,有时能同时归属以上“四变”中的全部或其中几类。比如玄武门之变,肯定是一场***,也可以说是一场兵变,同时也是事变。陈桥兵变也同样能成为***、事变。稍微比较难归类的可能是朱棣称为的“靖难之役”,能称之为兵变确凿无疑,算不算***呢,似乎可以算,又可以不算。再比如司马懿发起的正始之变,即是兵变,又是事变,但又难以归类到***范畴,毕竟他没废掉魏帝曹芳,也没获取形式上的最高权力,只是铲除了掌政的曹爽集团。
总之,***基本都算事变,但不一定是兵变。兵变也基本都能称为事变,但并非全部都算***。至于民变就好容易理解了,大规模民变就是农民起义,小规模的比如五人墓碑记里记载的***。不妨说说你的看法吧。
多谢邀请,先来回答***、兵变、事变、民变的概念。
1.***:指统治集团少数人通过密谋,用政治或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径实现权力转移的行为。***不改变原有制度或根本政策,一般国民也不参与。常见的类型有军事***和非军事***,流血***和不流血***。***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的纯粹是统治集团内的争权夺利,有的是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有的是***势力的复辟或复旧,有的是国际强权势力通过代理人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别国***。***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亦不同。***一般发生在尚未建立民主政体,或民主政体不够完备,缺乏正常的***更替机制的国家。
比较著名的有: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初“玄武门之变”、唐中期“神龙***”、“唐隆***”、“甘露***”、明朝“靖难之变”、“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等。
2.兵变:是指军队不听指挥、不守军纪而发生叛变的事情。
比较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沙丘兵变”、西汉“巫蛊之乱”、魏晋“正始之变”、唐朝“安史之乱”、“马嵬兵变”、北宋“陈桥驿兵变”等。
3.事变: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 军事***件。因此事变可以是兵变也可以是***,比如玄武门之变、陈桥驿兵变都可以称为事变。
4.民变:最初指下层群众(主要是农民)进行的具有某种正义性、以暴力聚众反抗朝廷的行为,历史上最早民变是西周时的“国人***”,“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此千古民变之始”。《晚明民变》一书作者李文治认为民变是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主,同时包括兵变、“匪寇”活动及少数民族的斗争,包括饥民军卒土贼流寇及回贼等。吴雁南认为民变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阶层劳动群众的反抗斗争”。
比较著名的有:春秋“盗跖起义”、秦朝“大泽乡起义”、西汉“绿林起义”、“赤眉起义”、东汉“黄巾农民起义”、两晋“杜弢起义”、“孙恩起义”、“卢循起义”、隋朝“瓦岗农民起义”、唐朝“袁晁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北宋“宋江起义”、“方腊起义”、明朝“唐赛儿民变”、“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清朝“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1、陈胜吴广起义
2、黄巢起义
3、白莲教起义
4、李世民宣武门之变
5、赵匡胤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举行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宋朝,史称北宋,定都开封。陈桥列为宋史卷首,遂永载史册,名扬中外。
6、九一八事变
7、胡亥篡位
8、七国之乱
9、黄巾军起义
10、候景之乱
近代史上人民发动的起义,有:
1、1851年1月11日的金田起义,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建立太平天国。
2、1856年云南***人民起义,杜文秀领导的以***人民为主,联合汉、彝、白、傣、纳西、景颇、僳僳等族 人民的武装起义终于于咸丰初年爆发,建立了大理***,废除了清朝年号,制定了“遥奉太平天国南京号召,革命满清”和“联合回汉一体,竖立义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剪除***,出民水火”的革命纲领,规定了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
3、1899年以来的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_a***_]。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作为完全意义上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改变中国命运的大***,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彻底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态的风貌,对海内外中华儿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经历了以下历程: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运动 最终失败。
2.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反帝扶清,虽然也曾打过反封建旗号,但他主要的旗号是反帝扶清,所以应该算是反帝。
3.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运动,但反帝不够彻底 最终失败,其结果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
其次,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早在兴中会成立前后,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仁人就重视学习和传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天赋***学说、共和政体和自然科学。他们通过宣传天赋***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
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是义和团运动。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侵略加剧,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1898年山东一带爆发的义和团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
第一个是太平天国运动,1850年洪秀全在广西领导了反抗满清的农民起义,造成中国7千万人死亡,很多中国古代的经典被他们付之一炬,令人痛惜。
第二个是红卫兵运动,给全国破坏极大。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停课停产,给全国带来极大破坏和灾难。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等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发动***,使维新变法归于失败。这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沉重打击了清***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清***被迫同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两次重大历史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戊戌变法
又称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与反对。
2、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中国近代史是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中国历史,这期间如果说破坏最大的两次运动,一次应该是虎门销烟运动后发生的***战争,一次应该是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
***战争:虎门销烟只是导火索,之后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由于清***的***,是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的,清***被迫同其他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代人民起义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代人民起义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