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引用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引用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留赞(183年—255年),字正明,会稽长山人(今浙江金华)人,曾任左护军,有两子:留略、留平。
少为会稽郡吏,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被东吴大将凌统所引用,任屯骑校尉。诸葛恪率众战于东兴,留赞为前部,会战先陷阵,大败魏师,以功升左将军。
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留赞任左护军,随孙峻征淮南,因病撤军,被魏将蒋班围困于道,力战而死,时年73岁。
史册记载是由专门的史官负责记录的。在中国古代,史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负责记录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史官需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他们需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以此来为后人提供借鉴和警示。在史书中,除了史官的记录,还会有当时的文献、碑文、传记等资料的引用,以此来保证史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人物小传开头可介绍人物的出生年月,家庭状况等。
什么是人物小传?
所谓“小传”是指作者人物小传。这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我国过去在翻译介绍外国著作时往往附有作者的人物小传。近年来各类“鉴赏辞典”、“名人辞典”、“作者介绍”、“作品”一类图书往往附有作者人物小传。孟子说,伦平作品要“论人论世”;鲁迅先生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作者小传,往往能给人提供了解“全篇”、“全人”的方便。
作者人物小传可由别人写,也可由作者本人写,不管由谁写,这种文体都要求以简洁的文字介绍作者生平中的主要史实以及创作、研究活动中的主要成就等,这样使读者不仅能从横的方面了解到作者的年龄、单位、职业、成就'而且能从纵的方面了解到作者在生活道路上留下的足迹。
写人物小传时,要注意几点:
(1)真实性。值得写小传,往往有一定社会影响,小传内容带有史料性质,有可能被别人引用,一旦失实,便会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后果。
(2)要注意稳定性。写作者小传时对一些现任职务、正在撰写或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写入“传”中,以免发生变化。
(3)要有分寸感。写小传,尤其在报刊发表的小传篇幅虽短小,影响却很大,一字褒贬往往有很大出入,所以对人物及其作品或取得成就之评价要尽可能恰如其分,要实事求是,避免
溢美之辞,所以,“著名”、“杰出”、“名家”、“新秀”、“新星”、“×××家”之类词语决不能滥用。
小站开头一般就是介绍人物的生平人物的习惯,人物的出生年月日,还有人物的工作履历,上学的经历等等,那么小壮哉开头的时候也可以写一下自己对于人物的一个总体性的认识,概括性的评价就像新闻写的一样的,可以在开头的方引起读者的兴趣
人物传记一般来源于史馆,史馆在编撰某位人物的传记时,会去收集他的具体材料,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朝堂中人,你可以查到他的所有任官履历,包括奏折存档。他们会适当引用,所以你可以在传记里看到很多的奏折文章内容。
另外,比如宋代的时候,一个人挂了,是需要写行状和墓志铭的,这些一般都是文人撰写,流传于世,都是史家材料来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引用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引用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