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永嘉之乱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永嘉之乱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1]因该***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 八王之乱后,西晋***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永嘉三年(309),汉***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2],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永嘉之乱”是使中国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北方地区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概述内图片来源[3])
中国古代西晋晋惠帝时,朝廷***,发生八王之乱。
西晋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 因该***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八王之乱后,西晋***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永嘉之乱”是使中国汉地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至汉地南部,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北部地区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永嘉之乱,或称永嘉之祸,是发生在西晋时代的一场******。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
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
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西晋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 因该***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
八王之乱后,西晋***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永嘉之乱”是使中国汉地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至汉地南部,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北部地区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永嘉之乱,或称永嘉之祸,是发生在西晋时代的一场******。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
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
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永嘉之乱是指哪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嘉之乱是指哪一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