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准噶尔盆地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准噶尔盆地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风积地貌是指风吹进后久久盘旋无处扩散而形成的地貌类型,而风蚀地貌是指风吹进后很快又散尽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因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大的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完全环绕,盆地四周绝对高度比准噶尔盆地高得多,刮进来的风无法排出,所以形成风积地貌。
准噶尔盆地东西向有开阔河谷带,所以形成风蚀地貌。
①风蚀地貌 垂直裂隙发育的基岩,经长期风蚀,形成一些孤立的石柱,称为风蚀柱。由于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较强,再加上岩性的差异,特别是下部岩性软于上部,则易形成顶大基小的风蚀蘑菇。风常沿着暴雨冲刷的沟谷吹蚀,使之进一步加深扩大,形成风蚀谷。风蚀谷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风蚀谷不断扩展,使谷地不断缩小而形成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称为风蚀残丘。在水平岩层地区,由风蚀而成的平顶残丘,形态酷似城堡,称为“风城”(风蚀城堡)。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表,经长期吹蚀后在局部地方形成的凹地,称为风蚀洼地或风蚀坑。风蚀洼地呈椭圆形或马蹄形,背风坡较陡。干旱地区湖积和冲积平原常因干缩而产生龟裂,主要由定向风沿着裂隙不断吹蚀,使裂隙逐渐扩大而成沟槽,沟槽之间形成可达5~10m的垄脊。这种地貌在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地区最为典型,***尔语中称为“雅丹”,意即具有陡壁的风蚀垄槽。
②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沙丘。其中新月形沙丘是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堆积地貌,形似新月,其两翼顺着主风向延伸,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位于两翼之间,凹而较陡。沙丘高度一般为数米至30m。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发育而成,新月形沙丘又不断扩大,或因不同大小沙丘移动速度的差别,使二个以上新月形沙丘连结起来,构成新月形沙丘链。规模巨大的沙丘链,在迎风坡上往往叠置着次一级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因而形成复合新月形沙丘链。它常长达10余km,高达100m以上。单个新月形沙丘一般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而新月形沙丘链发育在沙漠腹地,或是沙子来源丰富的地区。这类沙丘都属于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此外,还有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等。这类沙丘是在多风向、且风力又大致相似的情况下形成的。
(1)山口处(2)流水堆积(3)流水在搬运途中,因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4)扇顶粗,边缘细(5)三角洲;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6)外力作用。
水流从陡谷进入平地后堆积下来的物质.因地面坡度的突然变化,水流在平地上散开,无力将沙砾等冲走所致.这些被弃置的沙砾堆积起来,从山口向外作扇形成锥状铺展.河流自峡谷行至扇上,会变成多条汉流或辫状河网,河水还会渗入地下,顺流而下再以泉水冒出.主干可能下切很深.河流往往只是在山洪暴发时才有水,这又会携带大量沙砾,从而变为泥石流.因此,冲积扇的沉积成分很杂,有沙砾,有泥流,又有岩石碎屑.冲积扇的广狭和坡度,取决于上游集水区的大小、流域内岩石的性质、气候(连带地还有植物、水文状况)、谷坡的陡度、河流的坡降、地质结构及毗邻冲积扇和沉积地区的几何形态等条件.冲积扇主要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但有时也会在湿润区形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准噶尔盆地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准噶尔盆地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6295.html
上一篇
人物传记士燮,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