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胡适人物传记15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胡适人物传记15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有哪些书适合高中读?
依我看来,只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可以读一读,其他方面如《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及《胡适文存》,可以暂时放弃!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就是特别好的书。
又薄又小的胡适《红楼梦考证》,与其说是大家小书,不如说是小书大家。不过几万字,便成就了红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而‘‘大胆***设,小心求证’’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学人的圭臬:先有大胆***设的观点,再找足够多的材料小心求证。当年批为唯心主义,科学的方法应该从材料研究入手而得出观点结论。其实两者殊路同归,胡适一套似乎更适合才子型学者。
民国一代学人,立身之作似乎都很小,有些人总拿鲁迅没有长篇宏制说事,但他学术与文学的短篇份量,又有多少当代煌煌巨著可比?胡适把索隐派批得体无完肤,而他自己的红楼梦自传说以点带面,也同样经不起批驳。红楼梦不可能是自传,但一定会有作者家庭生活的影子,更可能是融汇了作者耳闻睹的历史与现实的封建大家族生活故事而虚构创作的。
天才创造的杰作真是不可思议的创造,久盛不衰的红学热,与其说是真的探索作者作品之谜,不如说是表达人们对这部天书的顶礼膜拜而已,在没有过硬的材料出现之前,越深入研究,可能就离真相越远,而更使红楼深锁迷雾中,只有那八十回的文字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想起八十年代末,在教师进修学校备高师函授课初读胡适的中国古代小说考证一书的情形,爱不释手,真想把校图书室的这本书留下来。
在民国的文人里,胡适的厚道是出了名的。
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不似徐志摩那样多情,也不像钱钟书那般骄傲,他宽厚、善良、真诚。
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每到周末他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他对社会各界人士统统欢迎,就连小贩也不例外。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
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
对待身边的人,他细心周到。
1.在气质上,总是温文尔雅,春风化雨,并不因人身份高低而态度不同,连洋车夫都对他赞美有加;有长者风度,人称“胡大哥”。
2.在性格上,总是平易近人,温和宽容,如记者和他随意开玩笑;乐于助人,例如对徐志摩的照顾。
3.治学方面,志业高远,涉猎广泛,在很多方面都大胆尝试,例如他积极倡导传记文学,并身体力行地...
4.道德方面,有社会责任感,努力弘扬民族和崇拜英雄的风气;对他人评价客观公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胡适人物传记15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胡适人物传记1500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