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蔡锷人物传记80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蔡锷人物传记8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蔡锷人物传记8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鄙人姓谭,翻遍史书,没有看见谭姓特别有名的历史名人,谁知道有?
  2. 溥仪三次当皇帝,三次被赶下台,为何最后还得了善终?

鄙人姓谭,翻遍史书没有看见谭姓特别有名的历史名人,谁知道有?

茶陵谭氏,千年望族,星光璀璨,人才辈出!追溯到宋代,代表人物有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谭处尧;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左仆射上柱国谭仁京;礼部侍郎、赠端明殿、延康殿大学士谭世勣;状元谭用式;户部尚书、延春阁大学士谭逊。明代有都察院右俭都御史、四川巡抚谭希思,清末有曾任闽浙、两广总督的重臣谭钟麟和曾任南京国民***主席、行政院院长的谭延闿父子。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衔的中将谭家述、少将谭善和、谭文邦、(55)谭天哲(64),曾任***院副总理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生于攸县),原热河***谭余保(系谭作钧同志祖父);现任谭姓高级领导干部籍贯源于茶陵、攸县一带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谭瑞松……

近代还有一个湖南督军谭延凯,当年宋家要把宋美龄许配给他,可是呢,他却以自己年老体衰不相配为名,拒绝了,,,这让***十分的感激,于是把她的女儿视若己出,这可倒好最后便宜了陈诚,,,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蔡锷人物传记8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应该是题主没有认真翻书而已,历史上谭姓名人还是比较多的。譬如说,

1,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本来可以逃出生天的谭嗣同放弃了逃跑,表示甘愿做“变法牺牲的第一人”。行刑的时候,谭嗣同仰天大笑,留下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的诗句。

蔡锷人物传记8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1905年,由谭鑫培(饰演老将黄忠)领玄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一经播出,立即就引起了轰动。

3,一代腿王谭道良。

蔡锷人物传记8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谭道良是和李小龙、黄正利等人齐名的“一代腿王”。后起的“腿王”刘忠良还是谭道良的徒弟。谭道良主演过《少林门》等电影。据说当初周星驰执导《功夫》电影的时候,曾经打算邀请谭道良出山饰演“火云邪神”一角。(后来是梁小龙饰演了)。

4,***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

1948年,谭震林与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等人一起领导过著名的淮海战役

姓谭的名人咋没有呢?清朝末年因为戊戌变法而英勇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民国时期湖南军阀谭延闿,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原***院副总理谭振林,开国十大将之一谭政,开国中将谭希林、谭家述、谭甫仁、谭冠三,前著名跳水运动员谭良德。

溥仪三次当皇帝,三次被赶下台,为何最后还得了善终?

溥仪第一次是在光绪慈禧毒死后登基。那一次在1908年登基他才三岁,登基当日就很不吉利。因登基仪式较繁琐,三岁的溥仪时间一长坐不住了,他父亲在旁边安慰道:完了,完了,快完了!果然给“太上皇"不幸言中,三年后爆发辛亥革命,宣统逊位。袁大头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本是大清臣子,再说六岁的娃娃对他的权利没有任何威胁,他怎么会为难孤儿寡母呢?

第二次是张勋复辟,辫子军进京像闹剧一样,来得快,去得急,溥仪很快就被赶下台。小孩子,办了一回家家,再说像张勋这样的大清遗老像《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老顽童,在民国掌权的地方督军中属于奇葩级,没几个实力派想跟张勋哥哥进城门,说白了对民国对中央大佬没什么威胁,也没哪个把溥仪当回事。所以溥仪又一次全身而退。

第三次,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扶持下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成为大汉奸一个。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溥仪被苏军所俘,老头子在苏联“捐赠"了他从故宫带走的部分文物级书画,被押回国内后,***要改造旧皇帝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所以对溥仪关心有加,教育有加,溥仪诚恳认罪,后分配做了文史馆员,***还关心他的个人问题,替他又找了对象。溥仪成为新中国改造成功的最有名的典型,给他戴红花还来不及,哪个还会为难他!

一言以蔽之:宣统上台也好,下台也罢,重新再登台也罢,始终没能拥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始终没有给掌握自己命运的掌权者构成像模像样的威胁,说白啦,谁也没把他当根葱!所以宣统总能和他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他如果像郭松龄落到张作霖手中、邓演达落到蒋介石手上试试?

望斧正!

溥仪的确曾三次登基,也就是三次当上了皇帝,也三次被赶下了台,但最终溥仪却在新中国善终。

第一次登基,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逝世,慈禧太后临死前指认溥仪继任皇位,年仅三岁的溥仪在大臣的簇拥下登基,年号宣统,成为清朝的末代皇帝。

宣统帝只当了三年的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六岁的溥仪被袁世凯赶下了台,清廷逊位,中华民国建立。由于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时,许诺了一系列善待清廷的条件,因此溥仪不但未受惩罚,而享受了北洋***给予的一系列优惠,仍住在故宫。

第二次登基,1917年趁府院之争,张勋率领5000辫子兵以调停之名进入北京,到达北京后,他向清朝的遗老遗少发电“襄赞复辟大业”,宣布溥仪复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张勋复辟。这场复辟与其说是一场***,还不如说是一场笑话。

此时,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掌握中国最精锐的北洋军,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称帝都尚未成功,更何况儿戏一般的张勋复辟呢。溥仪登基后仅12天就被迅速赶下了台。由于主持这场复辟的张勋是段祺瑞利用他对付黎元洪的一枚棋子,所谓再造共和的段祺瑞才是最大的获利方,而此时的溥仪也不过12岁,因此溥仪未被惩罚。

第三次复辟,就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他拱手将东北三省让给日本。日本占据东三省后,为其殖民统治方便和顾忌国际影响选择了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作为幌子,建立了所谓的伪满州国。在这个所谓满洲国,实际为日本殖民地的地方,溥仪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因此虽然做了汉奸,但溥仪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做恶。

日本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颁布了所谓的《退位诏书》,作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了五年,并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日本在中国的罪行做证明。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溥仪被关在在战犯管理所度改造,由于表现良好,1959年溥仪被特赦。被释放后,溥仪与护士李淑贤于1962年结婚,1967年死于尿毒症。

溥仪一生确实挺坎坷的,三起三落,到达人生小***的时候也总是诸般无奈,处在人生低谷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悲催。

光绪皇帝一生无子,在其病重时,慈禧的身体也是江河日下,权衡利弊后慈禧指定了醇亲王奕譞之子溥仪为皇位接班人。

光绪皇帝和慈禧前后脚离世后,就有钦差就前往醇亲王王府,将尚在襁褓中、年仅三岁的溥仪抱入皇宫,继承大统。

就这样,溥仪成为了同治和光绪的接班人,清朝的小皇帝,养母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亲爹醇亲王奕譞摄政主事。

溥仪接手的大清江山已经满目疮痍,危在旦夕,果然溥仪的皇位才坐了三年,袁世凯领导的革命军就逼宫了,清廷无力挽回败局,由隆裕太后出面宣布清帝逊位,结束了大清***近300年的统治。

(辛亥革命)

6岁的溥仪在懵懂中成了末代皇帝,所幸袁世凯承诺了优待皇室成员的条件,退位后的溥仪依旧能在紫禁城里锦衣玉食的活着,隆裕太后还请了许多中外名师,教习溥仪,在被软禁的时光里,溥仪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启蒙。

年少的溥仪退位后在紫禁城里过得挺安稳本分,可是满清的遗老们都一心期盼着清朝复辟,张勋就是如此,筹谋多年,拉拢亲清势力,残害革命党人,拉队伍、造舆论,万事俱备就领军勤王,恐吓京津警备负责人打开城门,率兵入城。张勋在养心殿得到了溥仪的召见后,言辞恳切的请求皇帝复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蔡锷人物传记8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蔡锷人物传记800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