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呼和浩特有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呼和浩特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
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
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
魏设云中县。
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
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
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
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
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称。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又称“召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呼和浩特有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呼和浩特有关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