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十二事是历史事件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七十二事是历史事件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谢邀请。首先我们来说下关于“七十三、八十四”这个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是人容易死亡的年龄,这个典故来源于孔子和孟子的典故,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按我们中国虚岁来算一共活了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同样按虚岁算一共活了84岁。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圣人,非常推崇的,二人被尊称为“圣人”和“亚圣”,那么连圣人都无法跨过去的年龄坎,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了,于是这种说法就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了。
视频加载中...正确的说法是:“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七十三岁是至圣先师孔子活到的岁数;八十四岁是亚圣孟子活到的岁数。这个民间俗话怎么出来的呢?古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或三、四岁,或四十五岁,六十还家子,七十古来稀。象能活到六十岁的人,就算长寿了。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就非常稀少了。而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更是活到了八十四岁,这在古代已经属于非常长寿的岁数了,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平均年龄。现在不太实用了
大家好,73,84阎王叫你商量事。这和我们日照市一个老说法,大同小异的,我们在这里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去世的人应该是最多的,一般来说70岁以后的人,就算活着大部分也是活个十多年,因为人都是会老去的,当然也有90多岁,也很健康的人。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谢谢。
***加载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你商量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到了73岁和84岁的时候,对于老年人来说属于生命中的一道坎。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这句话的来历跟孔子和孟子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虚岁是七十三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虚岁是八十四岁。
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古人就把73岁和84岁总结为生命中的两道坎,表明一般人都很难达到这个寿命,也是古人对这两个圣人的一种尊崇。
“七十三,八十四”说法的来历
人大约都企盼长寿,又深感寿夭不齐,而人对之似乎无可奈何。
旧时,人们认为某些年龄数生死攸关,是不吉之年,是人生的一个危险关口,称之为“寿关”。
七十三,孔子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自从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之为“至圣”,千年以来成为定评。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于公元前479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八十四,孟子关。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岁。
其它的“寿关”还有:二十三,罗成关。《隋唐演义》中的“冷面寒枪俏罗成”,位列第七条好汉,是北平王罗艺之子,也是后来成为门神的秦琼的中表兄弟,可惜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三岁。
三十三,韩信关。点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与萧何、张良号称“汉初三杰”,世人目之为兵仙、战神,生于约公元前228年,卒于公元前196年,终年三十三岁。
旧时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喊你商量事”。在对生命的忧惧之中,人们又发明了破除“寿关”的方法,一般是先向阎王献一道祈求添寿的表文,然后亲自焚化,还要把一些钱谷抛洒到外面的路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十二事是历史***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十二事是历史***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