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于禁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于禁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曹操大将有许褚、张辽、徐晃、夏侯渊、夏侯惇等,而其中的许褚是曹操的护卫将军,英勇无敌,被称为“虎候”,多次救下曹操性命,可见其威武无敌,才被封为“虎候”。
另外张辽原本是吕布的部下,与关羽关系很好,后来曹操在打败吕布后,吕布想低头乞降,但是张辽却说,大丈夫宁可战死,决不投降,曹操听了十分的激动,也更加喜爱这个将领,于是想留他委以重任、后来张辽归顺了曹操
曹操手下15大将分别是宗亲八***和五子良将,外加许褚、典韦。
其中宗亲八***指的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 、曹休、夏侯尚、曹真。
而五子良将则指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
曹操掌权时的著名将领主要有: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张辽、乐进、李典、庞德、徐晃、朱灵、于禁、张颌、李通、臧霸、文聘、吕虔等。
1、曹仁(大将军、大司马,军事最高长官)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
徐晃
徐晃这个人,能和许褚、关羽这种顶级猛将硬刚,武功实力可见一斑。而除了勇武,徐晃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异。襄樊之战时,徐晃凭借出色的用兵谋略,成功击败了关羽,令曹操大为吃惊,并感叹徐晃治军犹如周亚夫一般。
八***和五子良将,最早其实出现在陈寿《三国志》魏书第九篇和第十七篇。
第九篇写的是和曹操有亲戚关系的八位得力干将,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夏侯尚,曹纯,曹休,曹真八位将领。后来人们把他们合起来叫做八***。
夏侯惇,外号盲夏侯。因为打吕布的时候被射瞎一只眼睛,有拔矢啖睛的典故,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可以称为曹魏第一元勋大将。曹***后没多久也跟着病死了。
夏侯渊,特长是奔袭战,三日行五百里,六日行一千里,曾经靠着奔袭战打败韩遂,虎步关右,连曹操都自叹不如。是曹魏第一征伐大将。可惜最后定军山死于黄忠的突袭。
曹仁,被曹操称赞就算孟贲、夏育都比不上的勇士,在许多三国志游戏里都被弱化。曾经为救部将牛金,以数十骑冲入数千敌军中,来回厮杀,三军都对他的勇气信服,被称为是曹魏第一福将。可惜晚节不保,因为濡须战败郁闷而死。
曹纯,是曹仁亲弟弟,曹操亲卫队虎豹骑统领的不二人选。英年早逝,曹操觉得没有人能比他合适统领虎豹骑,只好自己统领了好长一段时间。
曹洪,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间,名言是“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经典故事是荥阳城外献马,可惜对曹操大方,对其他人太吝啬,得罪曹丕,以后郁闷而死。
曹休:曹操家的“千里驹”,小时候为了投奔曹操,曾经孤身一人历经磨难,千里潜行,才找到曹操,其经历不亚于张无忌带杨不悔千里寻父。
夏侯尚,一个因为宠妻太过,而被耽误了的曹魏后生。
曹真,一个最被陈寿弱化的人物,***如他当初多活几年,估计就没司马懿家什么事情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于禁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于禁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