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枪炮的历史事件是真的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枪炮的历史事件是真的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洲人发明枪炮是比较早的。欧洲的火器在14世纪前期起步,到14世纪后得到了加速发展。
欧洲的火药制造最早能追溯到1340~1348年,德意志的奥格斯堡、施潘达岛等地,最早的火器是在1364年,意大利人在佩鲁贾制造了500支爆鸣炮。 我们中国,在1000年前后,还在使用火球、火药箭,真正意义上的管状火器突火枪要到1132年才制造出来。虽然四***明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对欧洲人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也推动了世界文明和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但就枪炮而言,欧洲人发明的较早。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说瘟疫与战争是一对孪生兄弟,这说法基本是对的。
首先,瘟疫容易导致战争。民以食为天,瘟疫的发生,尤其是在古代,对民生的影响很大。百姓虽说能忍,但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战争也就开始了。
历史上这种例子不少,晋朝八王之乱后,人民本已灾难深重,又出现了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大瘟疫也随之而来。天灾人祸相叠加,底层百姓没了活路,各地流民被迫反抗,纷纷起义。
同时,瘟疫也能影响战争的胜负走向,《三国志.武帝记》中曾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操赤壁大战后最终能退兵,有瘟疫的原因,军队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直接影响战斗力和军心。
反之,战争也易引发瘟疫,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次数也多,桓帝时期曾发生3次,灵帝时期5次,汉献帝时更多,张仲景心系百姓疾苦,撰写《伤寒杂病论》一书。
总之,说瘟疫与战争是孪生兄弟有道理。
瘟疫与战争是孪生兄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可以举一个例子
西班牙大流感与一战的历史
西班牙大流感发源于美国。一群美国士兵在回乡时感染了这种疾病,后来就带到了欧洲战场。美英法德等国当时正在打一战,都封锁了消息,而西班牙没参战,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于是大家都管它叫西班牙大流感了。当时一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德军赢面其实并不比对手低。但德国将军们打着打着却发现,太多士兵因流感失去了战斗力,虽然巴黎已经近在咫尺,他们却已经彻底失去了胜利的可能。西班牙大流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比预想的更快也更草率。战争结束时,战败一方的军力甚至和战胜一方差不多。他们签订了一个“二十年和平”的协议,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来埋下了伏笔。
所以说瘟疫与战争是孪生兄弟有道理
喜欢军事的朋友分析战争胜败的时候,往往认为统帅神鬼莫测的计谋,军队数量和素质,先进的武器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实际上战争的胜负影响因素特别多而复杂,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才知道谁的最后的胜利者。
毛主席讲过人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士兵的战斗力发挥除了和统帅的指挥能力有关,和身体健康程度有很大关联。
传染病就如同从无所不在的黑暗之处迸发出来更高权力意志的暴怒之音,冰冷无情,阴森可怖,挥舞着死神的镰刀疯狂收割鲜活的生命。传染病的爆发短时间内让军队大量减员,可以减缓或者加速战争的进程,甚至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旧约.撒母耳记》 曾记载非利士人与犹太人的一场战争,因为希伯来士兵临阵脱逃导致整体的溃败,被杀死了三万人。赢得胜利的非利士人收集战利品,把犹太人丢下的上帝的药柜用来供奉本族的神灵大衮。希伯来的上帝大怒,向大衮发起了进攻,砍掉他的双手后扔下了神坛。耶和华开始攻击非利士人居住的城市,不论大人小孩都染上了黑死病。非利士人非常恐惧,不得不把药柜又还了回来。这应该是最早有关瘟疫对战争影响的记载。当时的人们对什么是瘟疫,为何爆发知之甚少,解读为神的愤怒。
实际上从人类诞生之日开始,疾病或者传染病就如影随形得跟来。只是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法记录下来。
爱琴文明中的希腊人备受各种传染病折磨。军队这种聚集人数众多,移动速度也很快,其中肯定爆发过某种疫情,但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学家都记录很少。
有关希腊军队爆发流行病的最早记载是公元430年。
那一年希腊在阿提卡驻扎着大规模的军队。一场似乎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的流行病,越过地中海,来到了希腊东南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雅典军队放弃执行伯利克里驱逐斯巴达人的命令,斯巴达的救援军队也匆匆离开战场,并不是惧怕雅典人,因为雅典人当时已经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庞大的雅典舰队以为触犯哪位大神,立马放弃了攻击斯巴达沿海城市,苍茫逃走。
几十年后地中海崛起两个霸主迦太基和罗马。公元前396年,汉尼拔指挥迦太基的军队围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东部港口时,遭到了传染病的袭击。刚开始士兵只是发炎、发热,接着全身起水泡,精神开始恍惚,5、6天后陆续死去。围城的军队不得不解散。迦太基虽然拥有绝对的实力,因为这场疾病始终无法拿下主战场西西里岛的胜利,罗马人赢得了喘息之机。否则迦太基文明可能取代罗马文明,后续的历程进程将大大改变。
瘟疫与战争本来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一些列强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因为瘟疫造成国家经济实力削弱,失业率居高不下,股市***,银行倒闭,工业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即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列强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选择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历史上,由国内基本矛盾激化而对外发动战争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无一不是为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的。真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
公元前5世纪,席卷雅典的一场瘟疫直接导致近四分之一的士兵死亡,是雅典输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重要原因,古希腊文明由盛转衰。
一战末期爆发的世界性大流感,最终导致全球10亿人感染,超过5000万人死亡,远超战场的伤亡人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疫情。
疫病加快王莽失败,王莽派冯茂、廉丹等征讨益州附近蛮夷,因环境潮湿、补给不足,导致疫情爆发,数万士兵死于疫病,因为这几次战争,大大缩短了王莽的统治时间。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举行南征。大军分三路,分别向南挺进。这年五月,诸葛亮亲自率领的西路主力渡过***江(泸水),进入今云南地区。潮湿的山区,军队中感染疟疾而死亡的人难计其数。
历史上确实有轰炸机击落轰炸机的记录,而且这样的记录还远不止一两个。
二战中英国和美国面临着严峻的反潜战的压力,因此组建了大批的水面护航兵力和岸基、舰载反潜航空部队。在这些部队当中,有一支480反潜机中队,该中队装备B-24D,驻扎在英国西南部,主要负责从英国南端到摩洛哥之间的反潜任务。
当时的反潜巡逻机干活超无聊,99%的情况是起床、吃饭、简报、上飞机、起飞、嗡嗡嗡的飞上10-12个小时,眼看着下面空荡荡的海面,或者远处偶尔有十几艘船影经过,然后回基地,吃饭,散步,睡觉。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整个中队往往一个星期也未必能跟德国潜艇遭遇一次。
但是1943年8月17日,这天该中队的一架B-24D在葡萄牙里斯本以西480公里处看见了空中两个小黑点,这是德军驻扎在法国波尔多的海上巡逻机联队的两架Fw-200***式轰炸机。B-24D借助薄云的掩护,小心的从侧后方慢慢接近,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这两架***轰炸机都挂着Hs-293无线电制导***,他们是来截击从直布罗陀驶往苏格兰的盟军护航队的。
很好,要知道480中队的B-24D可不仅仅是反潜用的飞机,他们仅在1943年3月-10月期间一共打掉了德国空军9架飞机,包括5架***、3架Do-18和Do-24水上飞机和一架Ju-88轰炸机,凭借B-24浑身上下的12挺大口径机枪,机组们觉得这次他们很有可能捕获这样的大猎物。虽然机长命令机***们不到射程不要开火,但在接近过程中***轰炸机上的自卫机***还是发现了B-24D,双方的机枪立即开始了交火。
***轰炸机的自卫火力远不如B-24,他们背部往往只有一挺7.9毫米机枪和一门20毫米机炮,两架***在发现美国人之后一路俯冲加速,同时以背部的枪炮开始砰砰砰的反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枪炮的历史***是真的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枪炮的历史***是真的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