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军政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军政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楚霸王项羽
霸王项羽的勇武世人皆知,他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史记》《汉书》记载很多。江东起兵的时候,他和叔父项梁两个人独闯龙潭去郡守府。项羽一人杀郡守,又独***郡守府秦兵近百人,吓得整个郡守府所有人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而最重要的项羽在这次战斗中没有任何受伤的记录。垓下之战尾声,项羽突围只剩二十八骑追随,被数千汉军重重包围。项羽依然神勇,在马背上阵前杀汉将两员,吓退汉将杨喜,又杀汉军近百人。后来又下马步战,一人又杀汉军数百人!
三国猛将文鸯
三国猛将如林,但是文鸯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文鸯是魏国后期将领,因为反对司马氏专权起兵反叛。资治通鉴记载:司马师曾让大将司马班率领八千精锐骑兵追文鸯,文鸯单枪匹马杀入数千人军阵中,又奋力杀出。和三国演义的赵子龙一样,文鸯杀了个七进七出,杀伤百余人!然后全身而退,没有人再敢追赶。
”武悼天王“冉闵
中国人民空前团结的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人的空前勇敢,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今天历史知事给你介绍一下朝鲜战场上的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1,杨根思——抱着***包和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原名“羊庚熙”,1944年参加新四军时,登记名字写成了杨更思,后来就将错就错保留下来。在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杨根思长期负责执行爆破任务,不管多难的碉堡、机枪点、制高点,杨根思几个手榴弹就能解决。1950年9月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随后走上朝鲜战场。
1950年11月29日,在杨根思在战场上抱着5公斤的***包,冲进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当时年仅28岁。为了纪念杨根思,他所在的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故乡,则命名为“根思乡”。
2,黄继光——肉身档机枪。
在以前的小学课本中,有一个黄继光的故事,其实这是真事。1952年,上甘岭上,黄继光在5***.9高地争夺战中牺牲,年仅21岁。当时黄继光和两名战友执行爆破任务,敌人的机枪巢设置在地堡中,黄继光丢了手雷不管用,两名掩护战友也牺牲了,身受重伤的黄继光铺在敌人机枪口,肉身挡住了敌人的机枪,为志愿军夺取5***.9高地创造了条件,荣利特等功。
3,王海。
前段时间我去军事博物馆参观,看到不起眼的一架战斗机上面,居然有9颗五角星,其中四颗实心五角星代表击落敌机四架,五颗实心五角星击伤五架。这架米格--15比斯歼击机,就是王海将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所驾驶的飞机。
不仅如此,王海将军率领我空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可谓是功勋卓著。上世纪80年代,王海将军担任我空军总司令,并且在1988年恢复军衔时被授予了空军上将军衔。
当然是关羽于万军之中站颜良了!
诛颜良斩文丑这些神勇的行为都是在《三国演义》中存在的,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正史上,确实记载的关羽于万军中斩杀颜良,这个有难以置信了!在《三国志》中记载: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简单说起来,就是关羽看到颜良了,策马在万军之中杀了颜良,并且还全身而退了,这里说明两点问题,第一,关羽很强,第二,颜良很low。
袁绍是北方最厉害的诸侯,在官渡之战败之前,袁绍是最有可能统一世界的男人,而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其实手下能人辈出,这个颜良是河北名将,久经沙场,在关羽杀颜良之前,曹操手下顶级大将徐晃竟然不能敌,就说明,袁绍说其有上将颜良、文丑并不虚。
史论纵横认为这样的名将如何和关羽正面刚一下,关羽并不能顺利的完成斩杀。
为什么要派新收的关羽去对颜良呢?因为官渡主战场曹操处于弱势,颜良从白马偏路出击,如果颜良得手,曹操必败无疑,在徐晃没打过颜良后,曹操已经派不出大将前去抵挡了。
我认为能够解释的是,颜良其实带着大队人马在行军中,只少关羽在刺杀的时候,不是两军对垒的时候,而关羽不是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偷袭刺杀小分队,由于关羽来的太突然,等关羽的小队(绝对不是正面战场)冲过来的时候,造成了颜良军的混乱,而这时候,因为还没有两军对峙,所以,颜良连盔甲都没有穿!
关羽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古代的“斩首行动”,出其不意,才能致胜!于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说,冒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关羽有这本领,那必是百战百胜,而关羽这一生,战功无数,估计也就这一次“斩首行动”,成名之后,谁还冒这么大的风险!
竟然被人刺杀过,暗杀他的人正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民国时期,最能呼风唤雨的人,肯定非蒋介石某属了。但是,就是蒋介石这样的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人物,也有人敢暗杀他。
暗杀蒋介石的人,还不是别人,而是鼎鼎大名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关于王亚樵的故事,我们肯定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一些。他是出名的不怕死,他有一个称号就是暗杀大王。
这个人十分的厉害,当时就连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和黄金荣,都要给他一份薄面。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王亚樵就是属于不要命的一个主,所以,谁都不敢去得罪他。
其实蒋介石和王亚樵之间,是没有交集的。他们更没有利益往来,王亚樵最看不惯蒋介石的一件事,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实施的消极抗战的态度。
当日本人的轮船开到黄浦江的时候,王亚樵真的是忍无可忍了。他一方面布置人,去黄浦江炸日本人的军舰,一方面派人刺杀蒋介石。
正是因为王亚樵的这一做法,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戒,所以,他们再也不敢把轮船直接停靠在黄埔江了。
这说明王亚樵轰炸日本人轮船的事情,已经起到了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军政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军政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