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司马懿值得铭记的历史***-司马懿的事情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演义司马懿有名的故事

1、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

2、故事 ①祁山对战 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②空城计 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大兵。

3、徒有虚名是指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原文: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司马懿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司马懿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司马懿与诸葛亮斗阵法的故事 魏国大都督曹真,攻蜀不成,在斜谷被诸葛亮杀得大败,蜀兵反过来进攻魏国。曹真又气又恨,一股闷气堵在心中,加上长期劳累,年岁又大了,竟然一病不起,死在军中。

5、司马懿简介关于司马懿的故事三国人物中,最为人乐道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其实在那个非凡时代,还有多个非凡人物值得一谈。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司马懿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6、司马懿的故事也就随之终结。 贾诩和司马懿 贾诩和司马懿同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臣,那个战争四起和群雄竞逐的年代,贾诩和司马懿虽都名声远播,却各有心思。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贾诩和司马懿。

司马懿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司马懿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里司马懿的典型***

故事 ①祁山对战 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②空城计 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大兵。

魏)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

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 由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于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在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发动叛乱,弃魏投蜀。孟达自认为宛城距离上庸一千二百里,地势险要,司马懿一时无法赶到上庸。

司马懿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司马懿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司马懿有哪些经典的故事?

司马懿经典的故事有:《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祁山之胜,地位日隆》、《辽东大战,巧夺襄平》、《两虎相争,夺取***》。

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

故事 ①祁山对战 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②空城计 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大兵。

“巾帼之辱”诸葛亮在六出祁山时,用送妇人素服的方式,用讽刺坚守不战的司马懿为妇人的方式逼其出战,而司马懿忍辱接受了此巾帼素服。

司马懿简介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

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由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于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在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发动叛乱,弃魏投蜀。孟达自认为宛城距离上庸一千二百里,地势险要,司马懿一时无法赶到上庸。

三国司马懿精点***名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乘机发动***,诛杀曹爽,逼死曹芳,把所有的军政大权揽于手中——最终逼魏主“禅让”,取而代之,“三国尽归司马氏”。

司马懿的经典***名:擒斩孟达、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明帝托孤、诛灭曹爽。司马懿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徒有虚名是指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原文: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司马懿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擒斩孟达、平定辽东、关陇抗蜀。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士族。23岁入仕。219年,向曹操献计,诱使东吴出兵袭取江陵,解襄阳、樊城之围。

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由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于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在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发动叛乱,弃魏投蜀。孟达自认为宛城距离上庸一千二百里,地势险要,司马懿一时无法赶到上庸。

司马懿见东汉***已经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阉宦之后,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司马懿 字仲达,公元179年-251年,72岁,(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