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跟乡村有关系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跟乡村有关系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有一定基础。沛县人才济济,如萧何、曹参、陈平等,同时按照刘邦是当时是沛县名气最大的豪侠头头,在县里吃得开,又娶了吕公的女儿(当然也是吕公眼光毒辣),名声有了,然后借助娘家的势力,这就能成事了,聚拢沛县的人才了,为己所用。
2.刘邦是一个很能苟的人物,别的不说,逃命功夫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抛妻弃子都没得问题,瞧瞧,这才是做大事呃的人。
3.知人善任,口头禅“为之奈何”“计将安出”[机智],他虽然不懂,但他懂得利用身边的人,这是一大优势
4.历史的环境,秦朝的动荡, 项羽的崛起和项羽的性格,乡党势力等等。
首先,这个标题就是错误的,刘邦是一个基层小官僚,并不是农民,否则他不可能认识或者有萧何这样一个小官僚朋友。
其次,基层小官僚虽然也能算作农民的一部分,但其是农民中的小部分,即地主阶层。
最后,历史上的完全的由赤贫农民到皇帝的,严格来说只有朱元璋一个。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超过三皇五帝,就使用了皇帝这个名称作为君主的称号,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这个王朝没有超过三代,就被他的儿子胡亥给败光了。
在秦始皇嬴政之后,完成统一大业的是汉高祖刘邦,这嬴政和刘邦还是同龄人,刘邦只比嬴政少三岁,看来创业还真是不分年龄,两人虽然是同龄人,但是出身背景可谓是天差地别。
嬴政是秦国国君的儿子,十三岁就接班继承秦国的王位,而刘邦只是平民老百姓出身,刘邦有一次远远的看见秦始皇的车队都心生羡慕,没想到后来刘邦居然能当上皇帝。
这两个同龄人,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立下千古伟业,死的时候刘邦还只是泗水亭长,一个当地的小官,自公元前209元陈胜吴广起义起,到汉朝的建立前202年,短短七年时间,刘邦就从一个小官,成为一个王朝的皇帝,这个速度,也是极为罕见。
和秦始皇嬴政一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是继承父亲的皇位,而在开国皇帝中,也很少有平民百姓出身,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是刘邦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出身宦官世家,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司马炎出身权臣世家,隋朝和唐朝的建立者杨坚和李渊出身军事家族。
平民出身的皇帝,除了刘邦,就只有明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比刘邦还穷,当然朱元璋出生的社会与刘邦的不同,刘邦比朱元璋早一千多年,刘邦的条件相对要好一些。
在秦末农民起义,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无数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英布、彭越等,但是最终当上皇帝的只有一个,就是汉高祖刘邦,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历经几十个朝代,为什么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呢?
我们都被称着为“炎黄子孙”,都是“黄帝”的后代,但是,“黄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真正建立***的朝代应该从夏朝开始算起,然后历经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刘邦建立的“汉”王朝,还有后面的一些朝代今天在文章中就不做分析了。
历代王朝的主人(大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出身于贵族,通过世袭或者战功获得王位,并不是像后期的几个农民皇帝通过造反获得王位的。
无论是商朝,还是春秋战国时的秦,燕、赵、魏等国,他们的祖上都是因为立功而被封王赐地的。譬如,秦国的祖先就是给周王养马的,因为表现不错,就把西北的贫瘠之地赐给了他了。
韩、赵、魏本属一家的,都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三家本都是晋王的家臣,后来势力不断壮大,产生了利益冲突,瓜分了晋国土地,一分为三,建立了韩、赵、魏三国了。
所以说,他们都不是农民皇帝(大王)。
真正由农民造反,成功登上皇位的第一位是刘邦,其他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都没有取得成功。
刘邦起先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跟农民没区别),因接了朝廷的任务,后面延误了时间,交不了差,被迫带领一帮乡众造反了,后面还加入了“反抗暴秦”起义军的“大家庭”中(项燕、项羽偕同楚怀王领导下的各路义军)。
在这“大家庭”的庇护下,刘邦的实力得到大增,还曾几次遭到盟主项羽的猜忌,险些丧命。推翻暴秦后,后来在与项羽的对阵中,几次死里逃生,甚至连老婆小孩,父亲都被项羽给抓了,最后在“一代战神”韩信的帮助下,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大家都知道中国皇帝自秦嬴政始,历史称始皇帝,也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本打算传承千世万世,结果秦二世胡亥,三世子婴之后便亡国了,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也就是中国第四位皇帝,为什么称呼刘邦为第一位农民皇帝就是因为他是农民出身,由于从小不愿意做农活,喜欢广交天下豪杰,招食客,也被村里人看成是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的混混,后来听说魏国信陵君广纳贤士便想去投靠,还没到地方信陵君就死了,然后又转投张耳,此二人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秦国击败魏国后张耳作为魏国重臣被通缉,刘备就回到家乡,回到家因为他的经历被推举为亭长,这为刘邦扩充人脉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此言不虚!
近代哪些国家入侵过阿富汗?阿富汗那么穷,侵略他干吗?
1747年,阿富汗普什图族阿布达里人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趁机独立,建立了杜兰尼王朝,统一的阿富汗国家开始形成。历经杜兰尼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王朝(1826-1***3)两个王朝。其间分别于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打败英国的入侵。二战前阿富汗一直是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苏联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二战结束后阿富汗逐渐亲近苏联,从1***3年至1***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被首相其堂弟达乌德推翻,随后几年达乌德被努尔·***·塔拉基推翻。塔拉基接着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他们都是不愿听命苏联摆布而被苏联发动的***赶下台。阿富汗的领导人阿明上台。由于阿明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反对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和对内政的干涉,极力主张奉行一条较为独立的民族主义路线,反对前领导人塔拉基对苏联的投降主义路线。主张利用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手段来抑制苏联在阿富汗的势力。阿明加强了对亲苏势力的大清洗,并同时***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大削弱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1***9年12月27日,苏联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出兵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处决了9月通过***上台的反苏派阿明。此后苏军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达十年之久。因为抵抗苏军入侵阿富汗各地涌现了很多抗苏游击队,***领袖奥马尔也参加游击队并成为一名火箭炮手,在战斗中,奥马尔表现勇猛,击毁了很多苏军坦克。在抗苏的岁月里他与后来的“恐怖大亨”本·拉登并肩作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4年8月奥马尔在坎大哈难民营中的***教学校招收学生组建了阿富汗武装派别***,***在***语中意为“宗教学生。此后***武装在阿富汗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击败其他阿富汗军阀势力,控制90了%的阿富汗国土。***在阿富汗实施独裁专制和政教合一政策,推行***法,实行极端宗教统治。***颁布政令禁止电影电视,严控***活动;男人必须蓄须,女人必须蒙面,不允许妇女接受[_a***_]和就业,设立宗教警察,残暴酷刑,歧视女性,***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的方针使这个国家之后一直活在压抑和恐怖之中,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后,美国以打击藏匿的本·拉登为由推翻了******。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论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还是二战之后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曾在这里“大展拳脚”。那么作为一个穷困潦倒、***匮乏的内陆国家,为何却屡屡被这些超级大国所“青睐”呢?
十九世纪,曾经强悍一时,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便曾于1839年至1842年、1879年至1880年和1919年三次入侵阿富汗,然而在世界各地屡屡获益的英国,却在阿富汗遭遇了“滑铁卢”,先后三次入侵全部以失败告终。
△“日不落帝国”曾三次入侵阿富汗
在二战之间的漫长岁月中,阿富汗便一直是英国和俄国反复争夺的地区,而阿富汗也只能在两大强国的夹缝中生存。直到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先后没落,收回了伸向世界各地的爪子,但随着美苏争霸的开始,阿富汗再度沦为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博弈的棋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什图斯坦问题发生严重争端,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苏联利用这个机会,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的立场,并对当时亲美的巴基斯坦进行打击,迅速将阿富汗龙落到了苏联的大家庭之中。
△苏联也曾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
而从1***3年至1***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三次***,先是国王查希尔被首相其堂弟达乌德推翻,其后几年达乌德又被努尔·***·塔拉基推翻,紧接着塔拉基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而这些***均是由于阿富汗当权者不愿听从苏联摆布而被推翻的。
近代哪些国家侵略过阿富汗,阿富汗那么穷,侵略它干什么?
近代有三个国家侵略过阿富汗。
第一,是英国。英国曾三次侵入阿富汗,都被阿富汗的游击战争打败。
第二,前苏联。1***9年,前苏联为了自己扶植的傀儡***,以十万大军入侵阿富汗,十年后,1989年付出上万死伤之代价恢溜溜地撒出了阿富汗。
第三,美国。9.11之后,美国为了打击地组织,以反恐为名侵入阿富汗至今。死亡人数己有数千之众。虽然作为***的头目***被击毙,但塔里班越打越强,美国却节节败退,于是在今年和塔里班签定了十八月撒军的协议。
至此,三个在当时都很强大的帝国都在阿富汗都战败,恢溜溜的撤军了。阿富汗也由此成为著名的帝国坟场。
阿富汗之所以能成为帝国坟场,是因为其一,阿富汗是高山国度,不便于帝国主义的机械化部队的展开,先进的武器失去了优势。其二,阿富汗民兵战术得当,以游击战为主。活托托一个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战术。在长期的反帝国的侵略中形成独特的,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深入人心。其三,阿富汗人民团结,没有那么多汉奸和狗腿子。也有坚强的毅力,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因为如此,阿富汗人民才得以帝国坟场的美誉。
也许历史上的阿富汗并不穷困,强敌屡屡入侵,连年的战乱让阿富汗不穷也难。
那么,强大的帝国为什么还要屡屡入侵这个并不算起眼的小国呢?
阿富汗战略位置很重要,欧洲的强国战领了阿富汗就掌握了向北威胁俄罗斯,和向东进改的跳板。俄罗斯和东方国度战领它,进可攻打西亚和欧洲,向南可直取中东石油富地,退可防止西方列强进攻。所以,阿富汗就成帝国们占领的要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跟乡村有关系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跟乡村有关系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