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印度二战黑历史***,印度二战黑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印度二战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在二战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选择撤军?

在二战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选择撤军?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曾经打着一个响亮的口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但是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也并没有明确说明大东亚到底是指哪些地区?一直到了1940年的时候,日本明确指出,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了下面这些国家

中国、朝鲜、日本、满洲国、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及澳洲、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为大东亚之范围。

日本有这么大的野心,当然也有着相匹配的实力。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就攻打着东南亚绝大部分的国家。截止到1942年年底的时候,基本上整个东南亚,也就只有印度地区,日本只是派遣了一小部分的兵力。甚至正如题目所说,仅仅只是打了一仗,便立刻败走。

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印度之所以能够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还要拜它的殖民者英国所赐。英国曾经带领印度两次踏上中国领土,经过英国几十年的殖民下,印度也自然而然的把英国当作他们背后最大的后盾。其实不仅仅是印度,英国作为日不落王国,在当时殖民了基本上整个东南亚地区。

所以说日本要建立自己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他的敌人不仅仅是东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还有这些国家背后的主人——英国。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王国,在欧洲地区也享有着举足若轻的地位。而希特勒试图统一欧洲的声音,自然免不了与英国的碰撞。

为了减轻自己在英国的压力,同时也是更好的达成他们所谓的法西斯阵营。***攒动的日本,前去攻打印度。印度本来就是自己攻打目标之一,自然而然的作为顺水人情答应了下来。但是这个时候,战争已经来到了1944年,日本早就没有了刚开始时候的嚣张跋扈。

由于之前几年的作战,英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兵力,基本上都缩在了印度地区。以及一部分中国远征军,也是被日本拦腰截断在了印度。而印度和日本发生的这场战争,其实名字叫做英帕尔战役。双方最高指挥将领,分别是牟田口廉与蒙巴顿。牟田口廉虽然有着小东条的称呼,可惜并没有东条英机的智慧。

在1944年的3月8日,牟田口廉带领着10万人的部队,赶着一大批的活牛、活羊,跨过了印度与缅甸的边界,拉开了这场大战的序幕。为了抵挡日军的进攻,蒙巴顿立刻在钦敦江建立起了防御战线,并且提前占领了英特尔地区。在先天优势上面,就给了日军一定的打击。

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当时的日军部队,不仅要背靠钦敦江作战,而且他的后勤补给线也有着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当时缅甸与印度交界处都是山岭地区,日本又没有在印度拥有补给点,因此所有的补给必须全部来自不可靠的丛林补给线。再加上盟军飞机时不时的轰炸,日本补给一直是断断续续。

再加上当时雨季马上来临,原先干枯的河床即将变得汹涌,所以日军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将这场战役打下来。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日军的进攻势头非常的凶猛,甚至一度兵分两路包围了英帕尔地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蒙巴顿不得不向美国空军求助。在美军的帮助下,英印联军终于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由于长时间紧张的作战环境,再加上断断续续的后勤补给,日军部队的战斗力开始急剧下降。原来的口粮从目前的六两,最后降到甚至连半两都不到。反观英印联军,不但毫不担心补给线的问题,甚至时不时的还能抽上香烟喝上甜酒。

在多方的帮助下面,英印联军把整场战役拖到了雨季。原本就泥泞不堪的丛林,在雨水的冲刷下,走路都已经成了问题,更不要说用来作战了。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基本上没有太多抵抗力了, 原来10万多的日本部队,也渐渐被冲散为四五万一支。虽然日本本来的目的就是分兵包抄,但是没想到分开之后就再也无法合起来。

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印度二战黑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这些还不是摧毁日本最后的稻草,由于雨季的来临,军队内部爆发了疟疾、霍乱、流感等众多疾病。最多的时候,日本内部有将近3万人感染疾病。患有疾病的士兵根本没有力气提起武器,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食物补充,一个个都饿得骨瘦嶙峋。

作为最高司令官的牟田口廉,也认为打下去并没有什么希望了,准备全线撤军。在1944年的7月2日凌晨,日本东京大本营往前线发出命令,本次作战停止全军撤退。而且为了顾及到面子问题,竟然给这次退战冠以“退却作战”的名义,实在是可笑。

日本此次作战之所以没有胜利,完全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占据任何一点。此次大规模的作战没有占据任何脚跟,太平洋战场中已经让日本焦头烂额,中国战场当中也无法抽身,后来也就干脆放弃了对印度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以日本本土为中心,将环太平洋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美其名曰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了中国、朝鲜、东南亚诸国,就连南亚的英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都被日本人圈进了大东亚共荣圈。甚至,连中东地区也在日本人的野心范围之内。按照日本军国主义的构想,先取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再取南亚的英属印度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最后在扩张到中东地区与纳粹德国会师。

大东亚共荣就是日本人的动力,但是荣似乎只是为了荣他一个国家,很显然这是幌子,在那样的膏药旗下日本人已经被注入了战斗基因,举国上下已经热血沸腾,充斥着对于领土的渴望,对于战斗的期待,所以当时的印度也毫无疑问被列入了名单中,

对于日本来说,占领印度这种想法从丰臣秀吉那个时代开始就有了。二战时。日本突袭珍珠港后,随着侵略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也就注定了日本一定会染指印度。在1944年3-7月间,日本从缅甸进攻印度英帕尔,以图夺取盟军反攻基地,切断中印公路并巩固其在缅甸的防卫态势。1944年,在中国有豫湘桂会战,在印度有英帕尔战役,这都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丧失主动权后意图扭转战局、起死回生的战略举动。与豫湘桂战役截然相反的是,英帕尔会战被评为日军在其陆战史上输得最惨的一战。素有“小东条”之称的牟田口廉也中将率领日军缅甸方面军第15军(下辖第15、31、33师团将近10万人)进攻英帕尔,同时由第5飞行师团提供空中支援。最终伤亡6万余人,其中失踪、阵亡5.3万余人。毫无疑问,是这样的惨重失败迫使日军打一仗就跑。

参战主力是威廉·斯利姆中将率领的英军第14集团军下辖之第4、第33军,此外还有部分中国远征军,背后坐镇指挥的是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从兵力总数来讲,盟军15万对日军10万,优势在盟军。蒙巴顿将主力部署在钦敦江以西的英帕尔地区附近的高地上,这样日军必须渡过钦敦江背水一战,进入雨季之后,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日军不但要面临盟军的痛击,还要忍受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的折磨,这就造成了相当数量的非战斗减员。

漫长又艰险的丛林补给线对于日军来说简直就是噩梦,除了雨季让道路变得异常艰险,英军又叫来了美军的飞机不断地对日军后方进行轰炸,这让日军的给养陷入非常紧张的状态。日军本是想着兵分两路合围英军,结果分兵之后就再也无法合拢,最终只能无奈撤出。


因为没打过

在日本与德国最初的***中,印度曾是日本的必取之地,日本设想在拿下印度之后,与德国会师中东,从而完成瓜分亚洲的大业。

在珍珠港***之后,日本出兵进攻英美位于东南亚的殖民地。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7万日军愣是击败了13万英军,夺取了英属马来西亚,此战被喻为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而在三个月后,日本又占领缅甸,英军全部撤往印度。日本占领缅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切断了滇缅公路,断绝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但此后美国则以印度为基地,将援华物资在印度装机,再通过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跃喜马拉雅山脉送抵中国,因此日本对于印度一直如鲠在喉。不过限于兵力有限,日本迟迟未能入侵印度。(驼峰航线示意图)

到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溃败,而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日子也不好过。为转移盟军的注意力,以及在德国的强烈要求下,日本决定进攻印度。

当时的印度尚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许多印度人希望借助二战驱逐英国人,于是在日本的支持下,1943年10月21日印度前国大党主席钱德拉·鲍斯于在新加坡成立自由印度临时***,并且立即加入了日本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为日本侵略摇旗呐喊。

1944年3月8日,日本打着驱逐白人,帮助印度独立的口号,在印缅集结了近10万大军,准备向印度发起进攻,史称“英帕尔战役”。不过对于这场战争,日军的前期准备似乎并不走心。日本军部竟然没有给出这场战役的具体战略目标,而日军此战的总指挥官牟田口廉也,也不过只是第十五军司令,级别并不高。(图片左侧的人就是牟田口廉也)

从日军的准备来看,日本对于这场战役显然是过于自信了,这可能是由于英军在东南亚的表现太过糟糕,导致日本十分轻视驻印英军。

作为本次日军的最高统帅,牟田口廉也对于此战很有信心,此人原本驻守华北地区,当年的卢沟桥事变就是他挑起的。在太平洋战事爆发后,他被调往马来西亚,在1942年2月参与新加坡战役。在进攻新加坡的行动中,日军仅以5万人就降服了10万英军,因此牟田口廉也认为英国不堪一击。

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牟田口廉也曾夸口道:“关于此次作战,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过各个细节,并全部解决了。因此,成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虽然部下曾不断地向他劝说,但牟田口廉也还是固执地只携带了2周的口粮就下令开拔了。

日军的进攻分为南北两路,南路进攻英帕尔,北路进攻另一个印缅边境重镇科希马。英帕尔位于印缅边境地带,该城东面是曼尼普尔山脉,这条山脉是缅甸和印度的界山,也是抵御日军进攻的天然屏障。而深知英帕尔重要性的英军在此地集结了15万大军,决心死守此地,誓言绝不会重蹈马来战役的覆辙。(日军的进攻路线

日本是一个岛国,不但小且***极其贫乏,国家要发展,军事要强大,人民生活就必须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发动侵略。但他们很嚣张狂妄,基本上在整个二战的时候,四处发动战争。

日本对中国做的那些事情,那就更不用说了。就连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也敢偷袭,可以说是非常嚣张了。但是印度这个处于南亚大陆上国家却没有遭到日本很大的伤害,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日本为何没有攻下印度?

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为什么要急于进攻印度。当时的东南亚诸国,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在内,全都是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日本击败了中英联军,强势占领了缅甸。而当缅甸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后,英国在东南亚就只剩下印度这块地盘了。为了保护仅存的帝国果实,英国所有驻守东南亚的部队全体撤入印度。

1944年,随着德国在库尔斯克的失利,德国纳粹在欧洲战场陷入被动。***要求日本攻打印度,牵制盟军战略部署。而此时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接连遭到美国打击,为了扭转战局,日本出兵发动了“英帕尔战役”。

这就是日本要急于进攻印度的历史背景。

(日本军的侵略)

从17世纪开始,印度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被喻为英女皇***上的一个明珠。印度不断地为英国贡献了大量免费劳力,***,人员,所以英国为了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殖民地,就开始与日本人交战了。所以日本虽然攻打印度,其实是主要是与英国在交战。这一点大家要必须弄清楚的,印度当时还没有正规的军队,都是一些部落式的军队,单靠印度本土的这些军队是很难抵挡当时精锐的日军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度二战黑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印度二战黑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