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轴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轴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楼主这个问题应该指的是物品吧,历史上很多凝聚人类智慧与才华的宝物,没能保存到今天,只能凭借史书中的记录,让后人凭空想象,这无疑是让人捶胸顿足,深深扼腕。我来说几件吧。
1、传国玉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参与制作,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王莽篡位时,派人到宫中抢夺玉玺,可是当时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碎了一角,后来玉玺一角用黄金补齐。在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玉玺登楼自焚,从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2、项羽火烧阿旁宫
史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后来被项羽防火烧毁。
3、董卓火烧洛阳城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想要迁都长安,可是不想讲洛阳留给他人,于是驱洛阳百万人赶往长安,将洛阳城放火烧毁,方圆两三百里不见鸡犬。
4、梁元帝烧书
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热衷文学,搜集大量书籍至于宫中,数量达到14万卷之多,当江陵城破之时,他痛恨自己无能致使亡国,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一把火将其烧了。
5、乾隆毁书画
乾隆皇帝喜欢收集古玩书画,然而却有一个恶习,总是要在搜集的古董名画上面留在只言片语,遮盖了原画作的意境,后人永远无法欣赏原画的韵味了。
6、圆明园被毁
北京西郊外有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素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英法联军给抢掠并烧毁了,实在让人惋惜。
我是历史长亭,所举例子不过是历史文化瑰宝中的冰山一角,历史上这类暴殄天物的事情不胜枚举,简直罄竹难书啊。
江南可***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信这首民歌能勾起许多人的回忆,毕竟这是我们小学时期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之一。我也相信,大家对“江南可***莲”标题下的“汉乐府”三个字有着模糊的印象。
所谓“乐府”,也就是朝廷设立的官方音乐机构,平常收集各地俗乐进行改编、制作保管各类乐器,还负责祭祀时候的歌舞。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孝武皇后)的哥哥李延年,就是乐府长官协律都尉。
汉代乐府设立的记载
但是,从前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者们,到底乐府这个机构是不是汉代首创的,汉之前有没有乐府呢?
“乐府”一词最早的记载是司马迁所著《史记》: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
如此看来,凭文献来说,大概可以说汉朝初年已经存在乐府。但再往前,就没有记录了。
也正是因此,《汉书》中自“孝武立乐府而***歌谣”——汉武帝时期设“乐府”的说法才会如此著名。
最扼腕叹息的!就是明朝的海禁政策。
最暴殄天物的!就是《郑和航海图》。
1406年,郑和下西洋开始。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但于中国却更像昙花一现。此后,世界航海史由西方书写。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4***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中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却因为传统文人的见识、王朝的政策、朝堂的争斗,弃海就陆,错失了重大战略机遇期。
直至今日,我们的舰队依然没有恢复到郑和舰队的地位——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
我们为什么要讲民族复兴,复兴!就是因为我们祖上,有人做的比现在好,我们只是恢复祖上的荣光而已!
唐德宗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地方割据时期,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变弱。有一次,一位节度使发起叛乱,中央派军前往镇压。但派去的军队却打了败仗,中央连忙召集新的人马去救助。泾原节度使接受了皇帝命令,率领军队前往援救。军队离开京城,到了距离长安东面不远的浐水,一场兵变在此爆发。
之所以兵变,与军费有关。在当时,中央要借助地方的军队来打仗,每次调动地方的军队,中央都必须给很多经济补贴。如果地方只是在自己的统治区里调动军队,那么军费由地方负担;如果地方的军队接受了中央的命令,离开其统治区,那么从离开的那一天起,皇帝必须支付给中央一笔丰厚的军事补贴,每个士兵的花费相当于平常的三倍。许多地方为了拿补贴,故意派出军队,不打仗,专门拿津贴。中央***的任何军事行动都花费高昂,然而效果却有限。
中央动用泾原军,本应该按照规矩,应给军队以高额的补贴。当士兵们经过首都长安时,心里也充满了憧憬。然而,令这些士兵感到不满的是,中央***派来犒劳的官员只提供粗茶淡饭,一分钱都没有。
士兵们离开长安时,大失所望,感到被皇帝欺骗了。觉得皇帝一个人享福,却置他们的死亡于不顾。因此,决定停下不走了。士兵的举动让唐德宗感到不安。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没有军队守卫,为了平定叛乱,几乎所有的军队都被派了出去。
因此中央赶快安抚士兵,派人前去犒军。这次的赏赐是每人两匹帛,当赏赐下发时,士兵们更加愤怒了。这时军队已经失去了控制,兵变爆发。乱兵攻入了长安,唐德宗匆忙调动禁卫军。可令他感到失望的是,禁卫军也不愿为皇帝卖命,没办法皇帝只好逃出长安。叛军攻克长安后,免除了人们的一些税收,因此长安百姓毫不犹豫就站在了叛军的一边。
在困境中,唐德宗发出了罪己诏,痛斥自己以往的过错,这个罪己诏是有损***威严的。大多数时候,皇帝总是将错误说得很隐晦、很含蓄。唐德宗的诏书把皇帝的威严全部给毁掉了,他深刻的检讨自己。
先定调子啊,唐德宗时期唐朝没有出现中兴。
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是一种现象,通常指王朝经过一段时间变乱衰弱后重新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兴能使王朝在一段时期内免于衰亡,并重新走上治世乃至盛世之路。这种情况一般要依靠改革才能实现。
从这个定义出发,唐德宗李适(kuò)的统治时间内,没有出现中兴。
李适在公元762年曾担任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元帅,最终他摘到了平定安史之乱胜利之果。公元779年,李适即位。
按照李适在位时间的表现,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段。前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让朝廷内外耳目一新。后期:从782年开始,被一系列变乱吓坏,索性拼命敛财得过且过,国家陷入昏暗。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在基本国策方面,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只能说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下面说几个唐德宗刚刚即位时的事,令当时国人耳目一新。
第一件事:拒绝所谓祥瑞。779年5月,丙戌(十七日),德宗颁发诏书说:“泽州刺史李鷃献《庆云图》。朕认为时局和平年年丰收为吉祥,大臣们推举贤能表现忠心为好兆头,而如庆云、灵芝、珍禽、奇兽、怪草、异木,对人有什么好处!通告天下,从今以后有这一类东西,不许向上贡献。”
古语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最高统治者的喜好向来容易被下面的投机分子所利用。王莽好图谶,结果其他人也用图谶来糊弄他或者谋求私利。现在德宗不好这些虚名和劳民伤财的举动,朝廷内外一片赞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时间轴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时间轴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