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铜陵有啥革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铜陵有啥革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铜都,指出产铜多的地方,中国最著名的铜都是有着“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
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是中国的“古铜都”。铜的***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有古西周的铜炼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铜文物更为鼎盛且史料记载甚详。铜陵的历史,就是中国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写冶铜场面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铜文化已经融进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舞》等铜雕塑在全国各类评比中获奖,市内设有全国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铜陵以“铜”命名,有悠久而完整的***冶铜历史,丰富而全面的铜文化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今铜工业的突出成就,在青铜文化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突出的位置,是久享盛誉的中国古铜都。
铜陵是“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企业来自铜陵。建市60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逐步形成了以铜、化工为主导,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全国八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流域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现有千亿元以上企业 1 家,百亿元企业2家,上市公司6家,工业化率达60.3%。铜陵有色公司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电解铜生产企业,精达公司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
所以铜陵被称为“中国古铜都”
铜陵因铜***丰富,全境多以丘陵为主而得名。据记载,***冶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它有着3500多年延绵历史。号称“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新中国第一:铜水、铜锭、铜股票,都出自铜陵。
铜陵以铜产业为支柱的经济。近年来,受铜矿***的枯竭影响,正努力提升铜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快转型服务旅游业。“美丽铜陵,魅力之都”新铜都——欢迎您!
铜陵这座城市中到处可见的城市铜雕,叙说着铜文化沉甸中的铜陵儿女,坚强不懈,把这不毛之地,打造成美丽、小而精、大气之城!
铜陵又称中国古铜都,它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矿产丰富,气候宜人。铜陵小但很美丽。
俗语说“铜陵虽小,八宝俱全”,它以矿产***储量丰,矿种全而闻名。其中金,银,铜,铁,锡,生姜,蒜子,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水***,植物***等都丰富。铜陵以铜闻名,它的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的青铜精神与铜都精神是现代铜陵人精神的最佳体现,主要是一种不懈的拼搏精神,是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人的品质。
现在的铜陵已经从矿产型城市成功转型,于铜相关的产业主要有电解铜、6μm铜箔等。铜陵有色属世界五百强企业。
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东湖湿地理应得到开发和保护。战争年代,杨明、陈爱曦、朱农、姚少英、查富德等一大批革命先辈固守东湖,痛击日寇!这里风景秀丽,有关部门应该尽早争取资金,把东湖这块铜陵之肺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湖光山色的民众休闲之地 ……
漳州是个历史名城,686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漳州有很多名人故居,包括芝山红楼龙海市白云岩***书院(朱熹);芗城区简氏侨馆(简大狮避难所);云霄县秋瑾故居;芗城区汪春源故居;东山县黄道周故居;漳浦县黄道周讲学处;漳浦县蔡新故居;漳浦县蓝廷珍府第;芗城区杨骚故居;芗城区蔡氏民居(蔡竹禅故居);平和县林语堂故居等。以下就简要介绍几个。
首先要说说毛主席曾经住过的芝山红楼。芝山红楼,又称***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1957年开放,1962年更名为“***居住纪念馆”,1967年改名为“***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芝山红楼坐北朝南,是一栋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毛泽东当年工作生活用品。
林语堂纪念馆,坐落在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这里天蓝水碧,十里蕉香,纪念馆依山而建,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为“林语堂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的林语堂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林语堂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3月9日),道周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居铜山海中塔屿耕读攻《易》;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在漳浦县城,有两处古朴而僻静的所在,皆属黄道周。一处是东皋书舍,位于县城东郊石斋村前。四百年前,黄道周在此修学讲学。明亡后,书舍改名“明诚堂”以明志。如今,这里成为黄道周讲学处、故居,舍中字画、图像、石刻等物件,向人们诉说着黄道周的一生。一处是黄道周墓。1646年,黄道周在南京就义,门生花重金将其骨骸运抵漳浦安葬。墓旁安葬随同赴难的四位门人。如今,墓周边兴建黄道周公园。在民间,黄道周“由人成神”、享受香火,其精神历久弥新。朝代更迭,黄道周始终深受世人推崇、敬重,其遗迹得以完善保存。(闽南网 连培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铜陵有啥革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铜陵有啥革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