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什么唐诗体现了盛唐气象?

什么唐诗体现了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词汇,与“建安风骨”的“小我”不同,它体现的更是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博大包容的自信的“大我”精神,其雄浑瑰丽的气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韵脚。

体现这种气魄和胸怀的诗人诗歌不胜枚举,大名鼎鼎的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一批干将的千古名篇,但要是百里挑一选择一首最佳代言作品的话,我毫不犹豫的选择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伟人手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穿凿附会编排的传奇故事

这个黄河边上的小小的鹳雀楼,却成了诗人群雄逐鹿华山论剑的擂台。在这场擂台赛中,在卷轶浩繁的咏楼诗作中,第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诗作是甚至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之辈的李益,他的诗作是这样的八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此诗一出,此前的诸多题楼咏怀之作迅速黯然失色,瞬间被人争相传颂风头一时无两。可是,这是盛唐呀,牛人多如牛毛,果不其然,又一个名不见经传之辈叫畅当的对此不屑一顾,心下道这七言八句也太多了不干净利落,于是信手写下了这样的五言四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果然此诗一出,前者立马偃旗息鼓败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但是,总有那些后浪推前浪的骨骼清奇的天才不信邪,这就是王之涣,他写的上面那首《登鹳雀楼》一出,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该诗一举成为吟咏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之作,简单明了但空前绝后而独步千古乃成绝唱,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许多人第一次接触的唐诗就是这首。宋人《古今诗话》中说“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据此推测,上述这个似乎有点与史实不符的故事该由此而编排出来的,三位诗人的年代有点混,但这个故事的内核却是“真实不虚”。

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解读下这首诗。

四句,两副对联,最后点睛提到登楼,浑然一体,被称之为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前两句似乎写尽了雄浑的景色,但后两句独辟蹊径却自然承接前两句,进一步提高了诗作的格局,使这首诗更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而且由此别开生面,“结语天成,非可意撰。”成了一种奋发进取的大唐精神的最佳表达。这首诗融写景与励志于一体,特别是后两句更是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成为讴歌盛唐气象、激励后人逐梦的最强音符,也是传统文化中泽被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欢迎随心点赞!随喜关注!!

明代时,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提出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为七子提倡复古的纲领性口号;后七子中王士贞也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所持与前七子完全相同。这里不去讨论前后七子复古之潮的影响,但他们所推崇的正是严羽在《沧浪诗话》所说的“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即盛唐诗歌所特有的雄壮与浑厚的诗歌风貌。

唐代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是一本专门收录盛唐诗歌的唐诗选本。其序言有云:“***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按此说法,从这一年起,唐诗出现了新的气象,盛唐的诗歌风貌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品数不胜数,为我们熟知的最能代表盛唐昂扬姿态的李白,盛世太平下鸣奏田园牧歌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和储光羲,欲夺边功擅描绘塞外之景的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和崔颢,以及这本书中所未收录的杜甫。他们的多数作品都体现了盛唐气象。

盛唐诗人的诗中常常流露出积极自信的生命状态,充满着进取功名的入仕的热情。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直口道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真切理想,看似用法夸张,实则真情流露;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出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宏愿,哪怕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困难处境也无损他欲替圣明消除弊事的决心。

盛唐诗歌的气象,体现在场面宏阔之间,景象雄奇瑰丽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提供给读者的视野是宏大且高远的,诗意浅淡却又富含哲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景象壮丽,气势磅礴,水天相接,画面颇具动感,贾岛的《忆江上吴初士》“秋风吹渭水,落叶难长安”,与此相较有异曲同工的妙处。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将月光的旷远与平如镜的湖面相映,云海奔腾如海市蜃楼,夜与昼的对照更显出诗歌的气象。这首诗的前两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已是撼人,与之相似是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所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纵一横,气象的磅礡与画面的流动上比前文李白的诗句更盛一层楼。

盛唐的两大诗派是独特文化时期的产物,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与盛唐之前的时期不同,这些边塞诗歌的作者往往具有边塞的生活经历,高适的诗中充满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与对战乱不满,如他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便饱含浓厚的个人感情。岑参尚奇,爱好雄伟奇特的塞外风光,像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苍茫雪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句法夸张却又极具表现力,与贺铸的“一川烟草,满池风絮,梅子黄时雨”形成鲜明的对比。善写闲适平淡的生活的山水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这般描绘大漠风光的雄奇之句。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种诗歌意象的运用、意境的浑融,声与色的调和,构筑成盛唐气象的风***,数千年后依旧彰显着盛唐诗歌的魅力。

文学批评史上,“盛唐气象”其实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概况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盛唐是唐代最为强盛的时期,正是盛唐时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对外交流与高度的文化自信,才催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唐诗全盛时代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个个声名显赫、举足轻重的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章。无论是热情洋溢、豪迈大气的浪漫诗歌,或是恬静优美、生气蓬勃的诗作,都是令人念念难忘的盛唐之音。

而在其中,让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诗仙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的许多诗歌,雄壮浑厚,将盛唐气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气势与气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诗中反映的唐朝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