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利簋可以印证什么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最近《国家宝藏》很火,节目中谁才是青铜器界最牛逼的存在?
  2. 周武王伐纣真的是一天就灭了商朝吗?有何依据?

最近《国家宝藏》很火,节目中谁才是青铜器界最牛逼的存在?

中国人最自豪的不是法律,而是礼乐,周公制礼作乐,这个才是中华文明文明的象征,九鼎十簋天子之数,代表着礼的最高规格,毛公鼎,后母戊大方鼎当然入选,还要有簋才合天子制式既,然有礼器,当然还有乐器,鼎为天下重宝,乐器之王当然是编钟,曾侯乙编钟是礼乐文化最有力的铁证,证明其他古老文明还在以杀戮和征服宣扬自己的强大的时候,中国的先民早已经用音乐书写着我们的灿然文治。

最近《国家宝藏》的大火,也带热了一批古玩迷观众。大家都想知道,在青铜器界,那件重宝能称王。可惜,在我看来,这些神器都是国之重器,没有高下之分。我们来看看禁止出国展出的有那些青铜器吧。

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事件,利簋可以印证什么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四羊方尊

2.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3.利簋

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事件,利簋可以印证什么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大盂鼎

5.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称膳夫克鼎

6.西周太保鼎

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事件,利簋可以印证什么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西周虢季子白盘

8.春秋莲鹤方壶

说到青铜器,纵观整个先秦,无论是重量,地位、还是经历都无疑是商代重器——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公斤。为目前中国所见体量最大的青铜方鼎。

当年武官村村民挖出鼎后,由于消息泄露出去。不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是后来村民按要求切割时却切不动,最后决定放弃交易。后来又为了躲过日本宪兵的搜索重新埋入粪坑下,用另一批文物让日本人挖走才把司母戊鼎保存下来。

抗战胜利后,武官村村民将鼎上缴国民***,后此鼎陈列于南京展出,49年***退守台湾时因重量太大未能带去台湾,解放后司母戊鼎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唯一遗憾的是此鼎缺一耳,现鼎耳为后配。

司母戊鼎为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即盘庚迁都至殷以后到商纣(帝辛)这段时期。那么具体时间在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直到1***6年安阳妇好墓发掘以后才得以确定。

&司母戊鼎铭文

安阳妇好墓同时出土了司母辛大方鼎,这就佐证了武丁时期武丁有戊、辛和妇好三位王后,而两个大方鼎则是武丁儿子祖庚同时为两位母亲做的用来祭祀用的大鼎,这样司母戊鼎就能断代在商祖庚时期。
&司母辛方鼎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下关于司母戊鼎的命名的争议问题。司母戊鼎自2011年入藏国家博物馆,就有专家为其改名为后母戊鼎,声称商代甲骨文中“司”“后”不分,司母戊中的“司”为“后”的反写,这种说法本人觉得十分不妥。

甲骨文一期“司”的写法

甲骨文中四期“司”的写法

一者司母戊鼎为祖庚为祭祀其母而铸造的,司在这里理解为执行、祭祀才为合理,而“后母戊”则显得过于牵强。二者甲骨文中后的写法从一期到四期皆为从女、从子、从点,字形为女子产子之相:

&“后”字甲骨文三期写法

&“后”字甲骨文五期写法

从“后”和“司”的甲骨文写法上看,“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司”一般的写法,相反,无论正写还是反写都只有可能是“司”字。所以,对于司母戊鼎的改名是极不尊重殷商文化的,是对青铜文化的恶意歪曲。至于改名的人为何要不顾事实去标新立异,大抵是为了在司母戊鼎的身上寻找存在感吧。

论青铜器:第一是九鼎:不管是不是传说,鼎定天下就是说它了,希望这个有专家考证是不是真的存在。第二是嬴政的十二金人: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后续没其他记载。是不是在秦陵里?是不是被融了铸造兵器?求解。第三毛公鼎吧,谁叫他上面字多呢。哈哈

出土的青铜器多半是礼器,礼器在当时是闲着没事的时候用的,感觉不是很重要,当然专为祭祀而铸,上面有字记录了当时情况的是重宝,对我们了解先民的生活情况可以有一个了解。最后说下,个人觉得中华五千年最重要的青铜器是九鼎,再次就是十二金人,哪怕是传说,都比礼器重要

周武王伐纣真的是一天就灭了商朝吗?有何依据?

牧野之战——只用了一天就以7万正义之师击溃70万商纣大军!

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就这样结束了,谁都没有想到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破朝歌城。就在周武王联军行军的路上,武王姬发还在为此次征战而占卦,结果连占几次都是凶兆!但牧野之争才刚刚开始就已早早结束,周武王的联军冲进朝歌城,逼得商纣王自尽,商朝六百多年的历史就此终结。

如果说周朝的建立就是商朝的终结,那周武王真的是用了一天就“灭”了商朝!因为从此以后历史再无商朝。


牧野之战以后,周武王的联军还用了差不多二个月的时间在商朝境内进行***掠夺,杀死十几万商人,抢走大量的财物。然而经过如此的***和掠夺,商纣王之子武庚却没有被杀,而且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还把商朝的旧都殷地交给他管理。如此大气的举动,是武王的仁义,还是当时礼乐制度的要求,确实让人费解。但武庚的封侯却带来了后患!

三监之乱

牧野之战虽然攻破了朝歌城,纣王也自尽而亡,但商朝的残余势力并没有清除,周武王为此事也一直发愁。武王去世后,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朝暂由周公旦摄政。结果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为此不满,认为周公要篡夺皇位,便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发兵造反,这便是周朝第一次诸侯造反,史称“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由于有商朝残余势力参与,所以有人认为商朝在这个时候还不算完全被灭掉。但我认为,牧野之战以后商朝就此消失,残余势力也是作为周朝的诸侯国而存在,所以商朝真的是一天就被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利簋可以证明什么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