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刘裕人物传记,刘裕人物传记2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裕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刘裕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刘裕杀光前朝皇族,比朱元璋心狠,为何后世却对他评价很高?
  2.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人?

刘裕杀光前朝皇族,比朱元璋心狠,为何后世却对他评价很高?

后世对刘裕的评价不是以他杀了多少前朝皇室为依据,没错,他对司马家确实狠了点,但是五胡乱华、东晋偏安的局面也是因为司马家才形成的,所以他杀司马家的人,后世的反感兵不重,再和他的功绩以及成功经历一比,这种反感几乎都消失了。

刘裕虽是汉皇后裔,但是到了东晋时期,他也只能靠别人母亲的母乳才能活下来。

刘裕人物传记,刘裕人物传记2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门阀士族把持***,穷苦人家几乎没有一点点出头之日的时代,刘裕的起点和终点,着实让人由衷的敬佩。

他从小兵做起,成功得到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赏识被任命为司马,在后来的平孙恩之战中,刘裕连战连捷,屡立战功,活活将孙恩逼死。也因此成为了北府军中的中坚力量。在灭掉桓玄后掌握了东晋的朝政。

随后他整顿朝纲,清吏治、抑兼并、用寒门,消灭东晋内部的割据势力,随后出兵北伐,灭南燕、后秦、谯蜀,尽收山东四川、关中之地,将国土一度推进到了黄河一线。自东晋南渡始,不少人都组织过北伐,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达到他的高度,对他的评价自然要高,当然和老朱这种大一统皇帝比,还是要差一点的。

刘裕人物传记,刘裕人物传记2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裕和朱元璋也是贫苦出身,朱元璋大杀功臣,刘裕杀光了晋朝宗室,大家都说朱元璋残暴,可对刘裕没有太多的指责!

首先晋朝的口碑挺差的,司马懿篡魏开始,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也是杀光了曹氏宗室,大家对司马家族上位的事评价不高,一个以阴谋上位的家族还真是没有多少好感!后来晋朝的作为更是让大家失望和痛恨,西晋由于内部权力争斗,出现了“八王之乱”,搞得国家不得安宁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杀了近一半的汉族人,而晋朝皇族没有一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觉悟,不算民众的死活居然跑去了金陵重新建立了东晋,如此冷血无情不顾百姓死活的司马家族,大家不痛恨它才怪呢,所以刘裕杀光了晋朝宗室,是为大家出了一口恶气,算是为大家报了仇,民众又怎么会指责他呢,内心里也许还说他干的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晋朝对百姓的剥削,刘裕对百姓反而不错啊,晋朝就是门阀豪族和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制度,它们只会压榨老百姓。而刘裕建立南朝刘宋***后,实行轻徭簿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予民休养生息,打击门阀豪族兼并土地的行为。他兴办教育,废除苛政,举贤用能,江南为之大定,经济得到恢复,民众生活得以稳定,他也被称作“南朝第一帝”。如此善待百姓,百姓自然对他有好感,至于他杀光了晋朝宗室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晋朝对百姓给多少好处,恨不得它早点死呢百姓就是这么纯朴,谁对百姓好,百姓就会称赞他。当然刘裕杀光晋朝的皇族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他儿子才十几岁,为了子孙后代有个安稳的江山,自然要杀掉那些对刘氏有威胁的士族了,那晋朝的皇族首当其冲,可是刘裕只能了3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后代不争气陷入内讧之中,只延续了59年就崩溃了,当然刘裕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诗词里面的“寄奴”指的就是刘裕!

刘裕人物传记,刘裕人物传记2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评价一位帝王,那就必须得晒晒这位帝王的文治武功。他是否得民爱戴,是否顺应历史潮流,他有没有特别令人诟病的缺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后世评价帝王的标准。

自古人们都会对强者顶礼膜拜,而宋武帝刘裕,他绝对算得上是强者中的强者,高手中的高手。单凭一个武字,刘裕足可以鹤立帝群,更为重要的是,刘裕灭掉了历史上名声欠佳的晋朝,这又为刘裕加分不少。


从文治来说,刘裕统一江南后,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南方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对待百姓呢,刘裕实行轻徭簿赋的政策,予民以休养生息。他兴办教育,废除苛政,抑制门阀,举贤用能,江南为之大定。等到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后,南方出现了久违的盛世景象,史称“元嘉之治”,刘裕便是这一盛世的奠基人,他也被称作“南朝第一帝”。这个第一不仅代表了时间,也代表了刘裕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

而从武功来说,刘裕从一贫苦少年,成长为一员虎将。他的勇猛和韬略与朱元璋其实是不分上下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刘裕要平定四方,少不了征战杀伐。而作为东晋朝廷,其时早已是内忧外患,军阀林立。刘裕为东晋平定了孙恩和桓玄,消灭了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在一扫东晋颓势的同时,刘裕掌握了朝廷实际权力,刘裕连杀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两位皇帝,继而取而代之。这是刘裕目光深远的体现,因为在当时,刘裕并未一统华夏,战争远未结束。刘裕想要得到四方的认可,勉不得除旧布新,只有彻底灭亡晋朝,才能成就耳目一新的大宋。


同样是改朝换代,朱元璋的名声为何有些不及刘裕呢?朱元璋为人诟病的地方略多了。不只是大杀功臣,朱元璋所创立的锦衣卫,打开了大明“特务统治”的魔盒。后世许多文人士族对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是不甚感冒的。毕竟,文人所倡导的是行仁政,仁义礼智信,正大光明。朱元璋所施行的一些政策,后世许多人是不赞同,不理解的。

千秋功过任凭说,我们无法理解这些帝王的思绪,我们有的,只是一些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

关于刘裕为何评价很高,其实要和他屠戮前朝皇族分开看,刘裕***司马家族固然残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被评为南朝第一帝,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 刘裕出身不太高,根据田余庆先生的研究,刘裕出身二等士族,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来说是比较寒微的。可以说刘裕的成功和司马家族关系不大,主要是取决于他个人的努力。而司马家族当年篡夺曹魏的权力则是靠的阴谋诡计,刘裕和曹操类似,都是自己的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夺取天下。所以这一点来看刘裕受到的诟病就会远远的低于当年的司马懿,毕竟他的皇位来的还是比较干净的。

第二, 刘裕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确实配得上南朝第一帝的称号。刘裕的一生都在面对强敌,早期的孙恩卢循拥有当时天下最强的水军,中期的桓玄拥有最强的步军,后期的北魏拥有最强的骑兵。他们都被刘裕所击败。刘裕还创造性的使用了却月阵法,击溃了北魏骑兵,可以说刘裕的军事实力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人,而政治上刘裕勤俭节约,选贤任能,也是一代明君,所以说刘裕的成就和他的名气是相辅相成的,并无不实之处。

刘裕杀戮前朝皇族有历史背景的因素在,前秦的苻坚对于前朝的遗老遗少过度宽容,让他们掌握兵权,在朝廷身居要职。结果淝水之战苻坚失败之后,这些人纷纷举兵反叛,本来苻坚已经接近统一全国的形势被逆转,中国重新进入动荡之中。刘裕为了避免出现苻坚这样的情况,于是杀戮司马家族,虽然残忍,但是却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不是因为个人的暴虐。

因此,自然刘裕的口碑要好很多

因为刘欲是想建立新的***,务必摧毁东晋残余势力,方可巩固南朝。

朱元璋是经有功之臣的努力,当上了皇帝,然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有功之臣猜忌卸磨杀驴,来维护自己的后代的权力。

刘裕与朱元璋的***性质不同,史册上各有评价。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人?

皇帝之位,太过充满诱惑力,引无数人竞折腰,即是弑父篡位这样的大不敬,枉顾亲情大有人在。

帝王之家无亲情,身在帝王之家是***也是悲哀。

历史这样的人有哪些呢?

一起来看看吧。

商臣是楚成王熊恽的长子,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太子。后楚国令尹子上上奏楚成王建议废掉太子商臣,改立他人。

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左传

公元前626年,商臣听闻父亲要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决定发动***。这年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楚成王***。

可怜的父亲,这时候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吃个熊掌,商臣为怕父亲拖延时间等待外援相救,就拒绝了,最终还是逼迫父亲楚成王***而死。

第一位,楚穆王。他的爸爸是楚成王,他的儿子就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楚成王在城濮之战后打算废掉小儿子,立商臣为太子(楚国风俗立幼子),但大臣们不愿意,遭到商城的怨恨,公元前626年,商臣包围父亲楚成王的王宫,逼父亲自尽,楚成王临死前要求吃一口熊掌被儿子拒绝,最终被绞杀!

第二位,公子何,就是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保护的保护的那位赵惠文王,也是一位明君。他的父亲更是赫赫有名,就是发明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后来武灵王废掉了长子,立小儿子公子何为太子,武灵王自己退位,称为主父,没想到后来武灵王后悔觉得对不起大儿子公子章,想要帮大儿子夺回王位,可惜被已经是赵王的公子何先下手为强,包围主主父宫,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了!

第三位,北魏太宗明无皇帝拓跋绍,他的爸爸是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晚年喜欢吃丹药,***了神经,变得疑神疑鬼,嗜杀成性,拓跋绍的母亲稍微犯了一点小错,被拓跋圭下令关起来第二天处死,拓跋绍母亲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儿子求援,当夜拓跋绍带人***而入,杀掉了精神不正常的父亲,自立为帝。

第四位,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刘邵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其母后袁其妫,六岁时便被立为太子。刘邵的姐姐,东阳公主迷信巫蛊之术,刘邵也对其深信不疑,后来刘邵和弟弟刘濬私下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被宋文帝知道后责罚,但两人表面答应并未改正,终于宋文帝知道后大怒,决定废掉太子,赐死刘濬。当他俩知道此事后,在刘濬的蛊惑下,刘邵帅率兵夜闯皇宫,杀父弑君,自立为帝。仅仅三个月后,便被率兵讨逆的武陵王刘骏击败,刘邵被俘杀!

第五位,五代十国时,朱友珪乃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幼子,朱友珪成年后掌握兵权后,后梁乾化元年,朱友珪杀死其父朱温,篡位称帝。次年其弟朱友贞发动兵变,朱友珪见大势已去,遂绝望***!

作者:远的北方记忆(图片取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裕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裕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