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燕郊镇汛期内涝的历史***-河北燕郊镇

本文目录一览:

华桥乡的历史事件

华桥乡位于县境西部,乡治所在地华桥村,该乡境域在里都图建制时,分别属永福里十十三都,招德里的十二十七都,安福里的十六都;民国时期属止马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

华桥乡(俗名下桥),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片区,因四面环水如美丽的小岛,曾称为华诸乡,至清光绪年间才改现名,是个古老的乡寨。据唐朝编印的《潮阳县志》刊载就有了昆山县黄陇都下桥寨围的史证。

临沭历史文化悠久。古为齐鲁莒郯两国所治,尤以孔子问官之郡,后公说礼之乡,道家聚仙之境,藏龙卧虎之地而著称于世。

燕郊镇汛期内涝的历史事件-河北燕郊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桥乡位于光泽县境西部,距县城16公里,北与江西省资溪县毗邻,鹰厦铁路和316国道贯穿全乡,交通便捷。

全县辖3个镇、5个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历史沿革唐武德七年(624)析建州邵武县地设洋宁镇,辖光泽、鸾凤2乡。五代市唐时改名财演镇。

因汛期降雨形成内涝后,街道上的行人该如何避险自救?

下水井的井盖一定要小心 下大暴雨的时候,很多街道的环卫工人为了让雨水更快的排出,就会打开下水井盖,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掉到里面淹死。所以行人在下步走的时候一定要看好路况。

燕郊镇汛期内涝的历史事件-河北燕郊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人切勿在积水中行走 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切忌冒险涉水。

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要迅速远离,防止触电。不宜停留在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行人通道、地下商场、地下***等内涝高发地。

时间充裕,应该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燕郊镇汛期内涝的历史事件-河北燕郊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八点:远离墙体,避免因墙体倒塌而被掩埋。若洪水进屋。首先应拉掉电闸。逃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要向两侧快速躲避。第九点:洪水过后,一定要避免饮用未煮沸的生水。食物要生熟分开。食用前要加热。

国历史上哪些年出现过极端天气

无夏之年1816年是我国的清嘉庆二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在这一年的农历六七月份,我国的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区发生了极端的天气。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据有关气候的历史书籍《续东华录》记载,在乾隆八年的七月份,最高温度出现在当年的7月25日,高达44℃,且连续多日下午的气温都超过了40摄氏度。按照当时京师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高的温度。

历史上的1816年也称作无夏之年,由于受到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这一年里北半球气候极为异常,甚至出现农历七月飞雪的极端情况,北半球在这一年里可以说是没有夏天的。

超大暴雨的历史上的特大暴雨

历史上的黄河特大暴雨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历史上黄河两岸以水灾严重而著称,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

年8月5~7日,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地区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3天降水总量1605毫米,24小时最大降水量1057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185毫米。其中1-6小时暴雨创了我国历史最高记录

世界上第一特大暴雨发生地在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其24小时的降雨量曾达到过一千八百多毫米。1952年3月15日至16日,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印度洋上,有个叫留尼汪的小岛,曾经在一天之内降下了1870毫米的雨。

什么是内涝?是什么意思

内涝是指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也即内陆腹地因排水不畅而形成的积水现象。内涝的意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内涝 [nèi lào] [内涝]基本解释 积存的雨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内涝]详细解释 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内涝意思是积存的雨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内涝的意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内涝严重的话湖泊蓄水容积减少,汛期湖面水位上升、易破圩造成灾害;围垦削减了湖泊的调蓄功能,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涝:农业技术术语,雨水 (大雨) 过多,地表积水,农田、庄稼被浸泡、淹没损害农作物生存生长的气象灾害,与“旱”相对:抗旱防~。~灾灾。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里或低洼处的水:排~救灾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