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和议是指哪一历史***,和议是指哪一历史***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宋金绍兴和议的原因是什么?
  2. 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宋金绍兴和议的原因什么

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

  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历史资料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时抗金战争的胜利;二是宋高宗的顾虑;三是

奸臣秦桧的私心。

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是抗金战争的节节胜利。在绍兴和议之前,岳飞及其他抗金将领在战争中不断取

得胜利,收复了不少的北宋失地,岳家军甚至成为了南宋唯一的万骑马军,形成了可以

女真族进行对抗的部队,这样的情况下,金朝产生了恐慌,开始有了议和的想法,再加上

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和议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完颜宗弼当时率领的精锐部队,两次败走于岳家军,金的议和想法萌芽。然后是宋高宗的顾虑。当时抗金抗争节节胜利,使得土地收复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

时候的宋高宗反而担心被掳走的宋钦宗再次回来,威胁自己的皇位。另外,当时宋徽宗去世,宋高宗的母亲韦氏被困金朝,为了迎回父亲的灵柩和母亲韦氏,宋高宗在秦桧的怂恿下答应和金朝议和。

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回答此问题须先了解两个和约的內容,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带领大军南侵,宋真宗在寇准等的逼迫下北上亲征,两军会于澶州,在宋军的奋勇反击下,双方呈胶着状态,遂签下《澶渊之盟》。


盟约规定,宋辽永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实际年龄论大小,两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不再在边境再建城池而开放互市贸易,若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窝藏,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后增至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1140年金兵南侵,南宋军民奋起反击,在顺昌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岳飞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北伐收复失地呼声高涨。出于多种考虑,宋高宗秦桧等坚持议和。


在解除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錡等兵权,并答应杀岳飞的前提条件下,1141年(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国签订和议,约定两国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朝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国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和议成后,金国册封高宗为宋国皇帝。


《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二者相同点都是南北和谈,不同点在于前者较平等,后者是屈辱条约,澶渊之盟是比较平等的和约,其中的岁贡财物北宋仅二个大县税赋就能支撑,占军费支出的千分之五,并且在两国贸易中,宋有压倒性优势获得贸易顺差,岁币于宋压力不大。签此盟约存在缓解压力,积蓄力量先和后战,变成另一个唐朝渭水之盟的可能。(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而绍兴和议是宋高宗在己方军事占优的局势下,为了避免兄长钦宗回朝争位,也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为巩固皇权而不顾形势坚持议和的,以长江为界的南朝对上北朝,有很多客观原因导致一直弱势,南强北弱只会偶然出现,如刘裕北伐和绍兴和议之前,机会一旦失去,又会陷入军事北强南弱的惯性,可以说,绍兴和议一成,南宋再无统一中国可能,后来的隆兴北伐开禧北伐都是很好注脚。绍兴和议是苟延残喘的议和。

以今人眼光审视逝去故事,镜古烛今,我是南方鹏,欢迎关注。

宋朝自立国之后就长期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对立,在两宋历史上曾经签订过两个非常著名的条约,分别是北宋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和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和议”。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主要区别包括: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承天萧太后带着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他们率领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黄河边。大宋朝廷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寇准软硬皆施,让宋真宗也御驾亲征了。最终,在双方都认为自己必败的情况下(具体过程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述),签订了“澶渊之盟”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的形势,对南宋来说是一片大好——金国最著名的将领,如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昌等人都以去世,完颜宗弼(即金兀朮)在顺昌败给刘锜的“八字军”,在郾城和颍昌败给岳飞的“岳家军”。在金国不利的情况下,赵构抓住机会,签订了“绍兴和议”

可以说,澶渊之盟是平等的,绍兴和议是不平等的。澶渊之盟中规定,一、宋辽两国互称兄弟,大宋皇帝虚长几岁,是哥哥。二、双方确定边境线,以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三、开放榷场,平等互利;四、宋哥每年给辽弟银绢三十万两匹。

绍兴和议签订前后,赵构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随后岳飞等人被杀;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朝的新任皇帝需要得到金国皇帝的册封;岳飞收复的三个半州郡归还给金国;宋臣每年给金君银绢二十五万两匹;所有“叛逃”至宋国境内的北方人,均需遣返。

用现代眼光来看,北宋的澶渊之盟和南宋的绍兴和议本质都是和平协议,没有本质区别
澶渊之盟

从辽朝的角度看,辽朝是契丹灭后晋在汴梁成立的,因此辽朝因为在后晋的合法性是辽,而非后汉。后汉是从辽朝叛变出来的,和后晋没有关系。后汉、后周、北宋都是伪***。

从北宋角度来看,契丹是外来民族,从来没有得到中原的合法性;北宋才是后晋后来的继承者,而非辽朝。

在燕云十六州问题上,辽朝认为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得以建立的前提,是后晋割让并承认的辽国土地,若北宋以后晋后继人自称,就应当承认燕云十六州是辽朝土地;北宋认为燕云十六州是汉唐传统***生活地区——但实际上从五胡十六国直到五代,燕云十六州的胡人非常多,不能认为是非***地区。

在后周、北宋攻取燕云十六州失败之后,辽朝进行了反击,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本质是承认燕云十六州是辽朝土地的和平协议:澶渊之盟。

因此,表面上看,澶渊之盟是兄弟结盟、只送岁币、不割地,但北宋承认燕云十六州非北宋土地,在本质上就是割地。

北宋在蔡京改革下,财政得到恢复,手里有了钱,加上东北的完颜阿骨打反叛辽朝,建立金国。看到辽朝难以遏制金国的崛起,北宋于是就有意撕毁澶渊之盟,不再承认燕云十六州是辽朝土地,并和东北的金国建立了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是北宋和金国的一个平等条约:

1、双方南北夹击辽朝:金国攻打上京、中京,北宋攻打燕京和西京——这条,金国实现了,但北宋没有实现;

2、北宋将给辽朝的岁币转给金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议是指哪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议是指哪一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