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祖辈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祖辈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需要先搜集先人的基本信息和生平事迹,明确结论是可以写出一份详细的追忆家族先人事迹介绍的。
接下来,解释原因是要对先人的生平事迹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写出一份较为完整的介绍。
而在内容延伸上,可以根据先人的优点、经历和收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多个角度展现先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个人观点是,写追忆家族先人事迹的过程并不仅是一份传记,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回忆录,包括工作经历、所见所闻以及祖辈艰苦创业、抚儿育女、先人掌故、前辈逸事、坎坷经历等。
三、外出活动的记录。
五、照片。
1、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2、人物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3、作品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 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是的乡村文化***,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4、人物评价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话说,中学的时候,你有没有来自数学的恐惧甚至绝望?当然,也有一些学霸或者学神,能够轻松驾驭数学,是大多数人仰慕的对象。
(拉马努金)
今天跟大家说一个天才的故事,让人难以置信的天才。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印度人。1887年他出生于印度一个没落的婆罗门家庭(印度最高级种姓),虽然社会地位很高,但是家庭条件一般。
10岁之后的拉马努金,开始对数学感兴趣。当然,他并非简单的学习学校的课程,而是真正的研究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他的同学回忆说:“我们,包括老师,很少可以理解他,并对他敬而远之。”也就是说,这位普通少年似乎一夜之间天神附体,成了数学天才。
15岁的时候,拉马努金得到了一本书,英国数学家卡尔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这本书里包含代数、微积分、三角学和解析几何的5000多个方程,拉马努金得到了自己的宝藏,他开始研究这些方程式,并且自己进行证明和推广——学神的世界果然不一样。
中学毕业之后,拉马努金进入了当地著名的贡伯戈纳姆学院学习,在这里他依然埋头进行别人不太懂的数学研究,导致其他学科毫无长进,最终,因为其他科目考试不及格,这位天才被开除了。后来,他又进入了帕凯亚帕学院,但同样因为其他课程不及格而被开除——看来,偏科到哪里都是个大问题。
1909年的时候,拉马努金在家人的安排下结婚了,这让他不得不出门挣钱。幸好,在朋友艾亚尔的帮助下,一位富有的港务信托处官员给了拉马努金一个挂名的职位:这位官员欣赏拉马努金的数学才能,所以让他可以安心的在家进行研究。
拉马努金在印度越来越有名,但是他依然贫困,而且在国内几乎没有人理解他的研究成果。于是,他的朋友艾亚尔继续鼓励他,让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英国的数学家,总会遇到“伯乐”的。拉马努金听从了朋友的意见,开始给那些著名的数学家写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祖辈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祖辈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2376.html
上一篇
人物传记诗,人物传记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