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八佰真实历史***陈树生,八佰中的陈树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佰真实历史事件陈树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八佰真实历史事件陈树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八佰对应的英雄?
  2. 最近上映的八佰怎么样?
  3. 八佰观后感最后一自然段怎么写?
  4. 我看《八佰》并不想哭,还差一点睡着了,这是病态的吗?

八佰对应的英雄

影片中“谢团长”原型-谢晋元(1905-1941)

广东梅州人,1925年从国立广东大学毕业,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于1926年提前毕业,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谢晋元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后加入五二四团任团副。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陈树生,八佰中的陈树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坚守四行仓库时,谢晋元团长总共率领以第一营为基干的士兵400余人,在接受记者***访时,为迷惑敌军,称有800人,便有了“八佰壮士”的说法。

02

影片中“杨营长”原型-杨瑞符(1902-1940)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陈树生,八佰中的陈树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津静海县人,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杨瑞符营长从四行仓库撤出的两年后,奉命带着他的妻儿及负伤的内弟到后方养伤,养伤期间,杨营长将奋战四行的经历详细写成《孤军奋斗四日记》,于1939年发表。

03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陈树生,八佰中的陈树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片中送旗女童军原型-杨惠敏(1915-1992)

最近上映的八佰怎么样?

《八佰》这部电影值得我们中华儿女都去看,纪念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佰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

八佰壮士其实只有四百二十人,对抗三十万日军。中华儿女满腔热血死守四天四夜,四行仓库楼顶红旗屹立不倒!人可亡,血可流,国旗不能倒!致敬八佰壮士,这才是中国英雄!

《八佰》这影片值得我年轻人看一看,影片以抗日战争中的淞泸战争为主题,讲述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入侵的英勇战斗故事

中国军队谢晋元团长临危受命,率领全营官兵,坚守闸北的四行仓库,为主力部队撒退争取更多时间,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英勇地打击入侵的日军,激战四天四夜,打退侵略者十多次进攻。

《八佰》这部影片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无数的先列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要遗忘过去,只有我们国家强大,我们的生命财产才有安全保障。

《八佰》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到目前为止票房已超了10亿!

《八佰》中有几组镜头,让我始终不能忘怀。

日本军在对四行仓库进行了几次进攻,都被我守军击退。

他们穷凶极恶使出杀手锏。弄来了一个类似现在的挖掘机的庞然大物向四行仓库大楼的一侧开来,日本军在它的掩护下也慢慢地靠近大楼。

当挖掘机用巨大的铁壁砸向仓库的墙壁时,敌人就会趁机而入。此时,我们的战士们急红了眼,一个个勇士身上捆满***,口中喊着娘、家乡和自己的名字,从窗口向敌群跳下去,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敌军慌忙撤退。这些勇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又一次击退了日军的猖狂进攻。

“娘,对不住了!”、“湖北,xxx!”、“河南,xxx!”......这些勇敢地为国捐躯的战士,他们一声声的呐喊,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让我一次次地泪湿眼眶。

近几天因为看到有些网友对《八佰》的乱喷,我很气愤。没有哪个电影是完美的,很多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导演的丰富想象和再创造才达到了传达一种精神的目的,而舍本求末、鸡蛋里挑骨头,却远离了这部电影要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我们何不单纯一点,简单一点,这样才能体会作品的精髓,才能被好的作品滋养。

打退日本军,保家卫国,宁死不屈,为国捐躯,这就是《八佰》要告诉我们的真正内涵。

网友对《八佰》的评价泾渭分明,褒贬不一

必须承认一点,那些盛赞该剧的人,是因为剧中主旋律没有缺失,也充分表现了国人面对强敌侵犯时的反抗精神,这种民族大义之精神***赞该剧网友的家国情怀做到了相统一

当然也得承认,那些对该剧持批判态度的网友也并非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抱着审慎严谨的态度,希望该剧可以拍的更完美,这种对国剧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也值得称赞。

网友批判该剧的几个方面是:

【1】、该剧有多处和历史相悖之处;

【2】、过度夸大战争的残酷程度;

【3】、国军之反抗精神没有那么强烈;

【4】、有美化国军的嫌疑;

【5】、身缚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做法不符合常理。

当然,网友认为该剧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之处,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关于国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

去求了,东亚自由贸易区和货币一体化又要搁置了,美国的两条看门狗日本和韩国抢不过来了,这部电影刷新放映机载入的认知卡的要死。9月1号开始正常秘钥出来不会再出现放映机载入电影卡的和蜗牛差不多

八佰观后感最后一自然段怎么写?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我看《八佰》并不想哭,还差一点睡着了,这是病态的吗?

你是白天太累了,我看《盗梦空间》睡着了,白天在医院跑了一天,那部电影拍得胡说八道的,现在几乎不看外国电影了。那晚看《八佰》电影结束,全场静默,仿佛所有的观众还沉浸在那种悲壮的气氛中没有回神!“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世世代代流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我比你好一点,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对于淞沪会战可以说了解比较深一点,我是带着期盼去看的,结果全程失望。整部电影三分真七分***。适当的艺术加工无可厚非(比如把双方伤亡不到百人的小型战斗加工成中型,大型战斗),但是管大导演把真实的历史改编的面目全非是什么意思?明明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第十大队(海军)进攻的四行仓库,你换成日本陆军马鹿们(第三师团68联队),你考虑过海军马鹿们的感情吗?开头关电门的战斗的确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但那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使用过的(在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时候,国军一个排攻进司令部以后被日本关上大门,全军覆没),你这样编排,考虑过国军的感受吗?真实历史中就陈树生一个人跳楼,你安排一批人跳楼,是害怕赚泪赚的不多吗?真实历史中杨慧敏是从桥上匍匐过来的,你安排游泳过来,是害怕从桥上过来体现不出她的勇敢?真实历史中升旗仪式鬼子派了飞机扫射,没啥效果就停止了,你搞血肉护旗是致敬台湾电影《八百壮士》吗?真实历史中谢晋元并没有受伤,你非要在电影中说他身中两枪,这到底想干嘛?

改编不是胡编,是基于历史的艺术加工!可惜《八佰》丝毫没让我看到导演对历史的尊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佰真实历史***陈树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佰真实历史***陈树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