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赵光义为什么要火烧晋阳古城,就因为古晋阳有龙城的叫法吗?
  2. 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一把火烧了晋阳城?

赵光义为什么要火烧晋阳古城,就因为古晋阳有龙城的叫法吗?

这是赵光义或者宋朝官方意义上的说法,也就是说,火烧拆毁晋阳古城有镇压『王气』(天子气)的原因,除了晋阳有龙城的叫法这个风水意义上的表述,还有参星与商星彼此对立的意思(二星在夜空中此出彼没),商星对应宋州(归德军,今河南省商丘市),也就是宋朝国号的由来,而晋阳则对应参星的分野,被李世民称为『作镇参墟』,道教人士『指点』赵光义:晋阳和商丘不能两立。

然而实际的原因或许更加复杂一点。

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晋阳的『盛则后服,衰则先乱』与其说是因为风水星象,毋宁说是因为地缘政治,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石敬瑭、刘知远出于晋阳,正因为晋阳是一个军事重镇,而不是因为晋阳是所谓龙城。

金末至大蒙古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有一首叫做《过晋阳故城书事》的诗歌,其中有句: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也就是说北汉末帝刘继元投降宋军之后,晋阳城的百姓仍然用瓦砾作为武器反抗而坚持不降,这种如此绝望而无助事实上也没有多少杀伤力的反抗反倒让赵光义吓坏了,赵光义嘴里骂晋阳百姓为『顽民』,心中起了毁灭晋阳古城的念头。他首先下令放火,“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第二年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晋阳,古晋阳城经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

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的因果律却很诡异。元好问诗歌的后几句大意是说:

崇拜巫术喜好讲吉凶先兆的南方人,他们毁灭了晋阳城,将十字街变成丁字街取义钉破并州,但是晋阳城毁灭了他们自己灭亡了——丧失了这个北方重镇,宋朝无法抵御北方族群。

关于这一***的主要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有人提到的,为了断绝龙脉。另一种说法则是北宋在进攻北汉***时于受阻。宋太祖曾三次攻打北汉直至太原城下但因太原城坚而失败。宋太宗继位后又举兵二十万攻打北汉。北汉仅凭借太原一座孤城死守,给宋军造成极大的伤亡,因此宋太宗对太原一城愤恨不已,在攻克太原后火烧晋阳城以泄愤,同时断绝此地龙脉。

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太宗打下太原后认为太原城藏有龙脉,故而令人放火烧成,将古太原城(称晋阳)毁于一旦。但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晋阳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同时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容易为有野心的人所利用,以此为据点割据一方。宋太宗为绝后患便决定将该城毁掉。

迷信害死“城”啊…

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火烧晋阳古城,意在毁断龙脉。同时,又在晋阳城北塘明镇兴建太原城。2017年开始,太原市***开始恢复建设“古晋阳遗址公园”目前已经初露雏形。

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火烧晋阳古城,意在毁断龙脉。同时,又在晋阳城北塘明镇兴建太原城。2017年开始,太原市***开始恢复建设“古晋阳遗址公园”目前已经初露雏形。

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一把火烧了晋阳城?

宋太宗烧的是古晋阳城,和今天的太原并不重合,所以他烧的是古太原城。北宋太宗战胜北汉,大将杨业劝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保全性命。刘继元降后,宋太宗因为晋阳城久城难下,觉得此地民风彪悍,“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因此对晋阳城***取疯狂的报复措施。

不过,宋太宗在火烧太原城之前,并没有象日本鬼子一样实行三光,而是事先将城中富户迁出,这些富户士绅并没有死,而是被宋太宗迁到了开封,继续过他们的富家日子。虽然如此,大火燃起后,太原城没有跑到的穷人、老幼病残也不计其数,葬身于火海之中。太原被夷为平地。

太原城被烧平后,宋太宗又***取水淹的措施,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废墟。于是古太原城再次遭遇浩劫,变成一座鬼城,再也无人能够居住。并不是不能在废墟中重建,而是宋太宗下令不许任何人在此居住。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太原城是没有人的。

宋太宗***取的第三个措施,是征调数万人削平太原城北面的系舟山山头,此举叫做“拔龙角”。于是系舟山的山头也变成平地。宋太宗为什么要对晋阳城发泄这么大的愤怒呢?第一,晋阳城久攻难下,报复措施;第二,晋阳城自古龙兴之地,以防再有北汉国主这样的“真龙天子”崛起,所以用这样的措施断绝龙脉。第三,震慑不降的其他地方,太原城就是誓死抵抗的下场。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春秋时期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将荀吴北伐胜利后便在太原地区建设了晋阳城,三家分晋之后晋阳曾经长期作为赵国都城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曾经因镇守太原而被封为“唐国公”,他又是在此处起兵反隋,最终建立唐朝。随后,又有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或者龙兴于晋阳,或者以晋阳为都城,故晋阳有了“龙城”的别称。

北汉是五代十国中唯一一个处在北方的国家,它虽然版图很小,但是由于有契丹势力的支持,它也成了后周和北宋的心腹大患。以雄武著称的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曾经亲征北汉,但均以失败告终。宋朝建立初期,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的努力之下,南方的南唐、后蜀等多个割据***先后被翦除,中原地区完成了基本统一。在“先南后北”战略的指导下,赵光义终于可以面对北方的敌人了。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攻破了晋阳城,北汉末帝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但是,就在吞并北汉不久之后,赵光义便在晋阳城外设置了一个巨大的临时安置区,将晋阳百姓全部前往此处,随后下令纵火焚烧了这个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旋即将汾水引入这片废墟之中,晋阳城自此荡然无存。赵光义之所以这么做,固然是因为对负隅顽抗的北汉有着深深的仇恨,但是他更担心的是北汉处于契丹势力的覆盖之下,一旦宋朝军队撤出,就很难保证这片国土的安宁。另外,晋阳自古多帝王,长期被人怀疑皇位来路不正的宋太宗,也担心此地再有帝王崛起,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三年之后,赵光义派宣徽南院使、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大将潘美(即潘仁美的原型)驻守太原,并让他在晋阳城附近兴建新城。潘美将晋阳新城中的道路设计为丁字形,有人说为的是“钉”住龙脉,实则是潘美为了防止契丹骑兵入城而有意为之。

晋阳城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曾当过九个朝代的首都或陪都,却因为宋太宗的一把火让晋阳城彻底消失,如今遗址存在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一带。

说起晋阳,就不得不提战国时期的赵国,赵简子时为巩固赵氏实力,于公元前5世纪末先后令尹铎、董安于修建晋阳城,将其建为赵氏家族的战略“保障”。

也正是如此,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凭借坚固的晋阳城成功的联合韩、魏二家灭智伯,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局面。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到前425年赵献子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晋阳为赵国都城29年。

秦始皇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设置设置太原郡,郡治晋阳。

刘邦夺取天下后,分封自己的儿子刘恒为代王,其统治范围为雁北地区和太原郡,那自然王都就在晋阳城,后来刘恒入长安当了皇帝,就称晋阳为自己的“龙潜”之地,后来出了刘恒的两个儿子被封为代王,两汉就无人加封为代王,可见其意义重大。其后晋阳城依旧是北方重镇,两汉的并州治、曹魏的并州治、西晋的太原国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晋阳城相关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