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江中游水灾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长江中游水灾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193l年特大水灾
193l年入夏后,江淮流域大雨不止,长江、淮河、汉水、运河同时泛滥,有16个省受灾,受灾人口达一亿多人。
2、1935年长江大水灾
这年长江中游多处城镇被淹。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死于洪水的约有14万人。
3、1950年淮河水灾
1998年夏我国遭遇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长江还有1870年,1931年,1954年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
1870年,是有史以来,长江发生的最大的一次水灾。四川盆地至长江中游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平原被淹,嘉陵江沿各河段、重庆至汉口沿江的城镇农田普遍被淹,沿江的合川、丰都等县城都遭遇了洪水的肆虐。宜昌下面的许多城市都溃决了。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洪水泛滥,受灾省份多达189个县。
1931年,长江的主要支流基本上都爆发洪水,导致中下游的多处江堤决口,大部分湖泊被水淹没,武汉有三个镇,被水淹了三个月。其中湖南、湖北、江西等8个省份的受灾人口达到五千多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约二十亿元币,是20世纪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水灾;
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水,受灾耕地三百多万公顷,经济损失严重。这次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后几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雨涝:本区是全国多涝区之一。春夏期间(5—7月),特别是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降雨集中,雨量大,持续性的大雨、暴雨是造成水涝的直接原因。此区丘陵多,急骤的暴雨产生大量径流,倾注入湖区和江河,如果上游同时有洪水下泄,则更易造成江湖泛滥,冲毁堤垸,淹没房屋、农田,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涝次数较多的是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一带。
(2)干旱: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旱象,但春季和初夏雨水丰沛,旱象少,且范围小、程度轻。一般7月以后梅雨结束,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常常出现伏旱或伏秋连旱。此时正值中稻和晚稻生长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严重干旱可致使稻田龟裂,稻禾枯黄。伏秋连旱是各类干旱中危害最重的灾害,多集中在7—9月。重旱区多出现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
唐尧元年是甲辰公元前2357年至2286年,为尧71年时代,从丙辰2285至丁已2224年为舜61年时代,说明在尧舜133年期间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尧为了解除水患,荐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水患愈列,舜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又荐鲧的儿子禹治水。禹吸取父失败教训,改堵塞为疏导的治水方略,获得成功,其功甚伟,故人颂为大禹。
中国古代文献中。《史记》、《孟子》、《山海经.海内经》都有相关描述。不过,描写得相对真实,“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洪水滔天”。只是说水患严重,但尚未到“灭世”的程度。
西方神学界的传说,以《创世纪》为代表,则描写得十分夸张。洪水几乎淹死了全部的动物。
除此之外,古埃及、古巴比伦,也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现代研究者评估,对于这些传说做了区别对待。
对西方的洪水传说,中外学者基本上持否定意见。
英国学者富勒策,在《洪水故事的起源》中写道:“我们可以具有相当把握地宣布,他们是***的。”
这种“灭世”级别的洪水,就算发生过,也是在古生代、中生代,或新生代早期。他们离现在至少已经几亿年。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历史。
对中国的远古洪水资料,中外学者基本持肯定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江中游水灾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江中游水灾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