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2. 中国古代有通货膨胀吗?

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原因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有利于从政治层面保障中国发展经济,新中国建立 人民群众 各行业劳动者对建设社会主义充满热情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得到了苏联技术支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了生产消费

中国古代通货膨胀吗?

中国古代也有通货膨胀,金属货币并不能阻止恶性通胀的发生。当然,现代通胀的结果无非是财富缩水、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而古代的通胀意味着老百姓是生存还是毁灭。比如两汉时期就发生过四次要命的的恶性通胀。第一次要数西汉初。秦末战争持续十几年,大小战役百余场,死伤几百万人战乱使当时的社会生产大倒退,各种物资均短缺,尤其是粮食和马匹极度匮乏,物价必然普遍上涨。西汉初年,国家每年财政收入不到40亿钱。即使以40亿钱算,按当时物价,只能买4千匹马或40万石米。40万石相当于现在的1200万斤,按全国人口2000万算,人均年供应不足1斤。为了搜刮民间财富,汉初统治者有意降低铜钱中的含铜量,这样相同重量的铜材就可以铸造更多数量的铜钱。结果,通货膨胀愈加严重,1石米要卖5000到1万钱,1匹马价值100万钱。与秦汉时代的正常年份相比,粮食价格上涨了180-350倍左右,马匹价格上涨了230倍左右。按照一家5口人计算,汉初普通人的家庭财产不超过3万钱左右,倾家荡产也只能买到90斤米,仅能维持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西汉在开国之初便出现了“老百姓失去产业,大饥荒蔓延,人吃人,死者过半”的末世情景。汉朝另外三次通胀,分别发生在汉武帝王莽东汉末,就不详细介绍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是否有通货膨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是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物价上涨。 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普遍、持续、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在现实经济中,产出和价格水平是一起变动的,通货膨胀常常伴随着有扩大的实际产出,只有在较少的一些场合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实际产出的收缩。为了独立的考察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定实际收入是固定的,然后去研究通货膨胀是如何影响分得收入的所有者实际得到收入的大小。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