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津三岔河口历史事件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天津三岔河口历史事件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很多典故和历史***。
“天下第一桥”——天津古文化街的鼓楼大桥。这座桥是明代建造的,历经沧桑,现在成为了天津古文化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义和团运动”——发源于天津。1898年,清***签订了《马关条约》,引起了民间不满。1900年,民间组织的“义和团”在天津爆发了反外国侵略的运动,后来演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运动。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攻占北京之前,先向天津进攻。在天津,八国联军与中国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占领了天津。
“天津南开大学”——1919年,天津南开大学创立,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南开大学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周恩来、朱光亚、陈省身等。
“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成为中英签订《天津条约》的地点。这个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西方国家平等签订的条约,标志着中国的封建时代结束,开启了现代化的征程。
以上是天津的部分历史典故,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天津老地名蕴含着很多的历史故事。比如传说天津静海县南部的古城洼(今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的堤外洼地)一带,就是宋代杨家将杨六郎杨延昭军队的大营。其辕门就设在古城洼的北部,后形成村落初名“辕门口”,元朝时更名为“元蒙口”。
明朝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他当时将他的儿子们都分封为王,分别驻守在全国的各个城市当中。其中老四朱棣被册封为燕王,当时朱棣驻守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离天津那多近啊!朱棣自然也会路过这个地方的。后来朱元璋驾崩了,他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棣和朱允炆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也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在明建文二年(1400)的时候,朱棣率领大军南下,在“北码头”现在的北大关,渡过了南运河,攻进了南京,成功的夺取了***。永乐元年,年朱棣登上皇位以后,他对于他当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喜欢,认为那个地方是一块很好的风水宝地,特命大臣们献名。经过一顿筛选,最后朱棣选中了“天津”这个名字,赐名叫做“天津”,(意思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
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望海楼***!
清同治八年(1869),天津法国传教士在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崇禧观和望海楼及附近一带的民房店铺,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望海楼教堂建成以后,法国传教士网罗了一批地痞恶霸、流氓无赖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1870年6月,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东盐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惨不忍睹,引起群众愤恨。适天津不断发生迷拐儿童***,被捕案犯供称系受教堂指使,一时民情激愤,舆论大哗。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同拐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发生冲突,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到场向刘杰开枪,打伤其随从,激起了天津民众极大愤慨,致使天津全城鼎沸,引发了"火烧望海楼"教案这场大规模的中国民众自发地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
***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提出"***",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清***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
***虽然得到平息,但是天津人民对西方侵略者和清***没有屈服。为抵命而死难的居民被群众视为义士举行公葬,反应教案的一些年画、木刻画一直在民间流传。天津教案在全国引起震动,直隶、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先后爆发了反洋教斗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津三岔河口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津三岔河口历史***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