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时期的凤阳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时期的凤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迎祥
高迎祥(?~1636年),一名如岳,陕西安塞人,明末民变领袖。
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旋转战陕北,后入山西境内,为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自用死后,他率各部渡黄河,经河南转战湖北、陕西、等地。荥阳大会后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后与李自成、张献忠东征,攻破凤阳,毁明帝祖陵。崇祯九年(1636年)率军出汉中,折回陕西,谋攻西安,至黑水峪(今陕西周至黑河水库)遭明将孙传庭伏击,战败被俘而死。
朱元璋选择在凤阳建都,是因为他本人及主要骨干都是淮西帮。在凤阳很风光,但是综合考虑那时候明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本来在金陵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在大兴土木与凤阳与国不利,更何况当时北边还有蒙古不断侵袭。更不适合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所以后来就停止了,只是将凤阳作为陪都
朱元璋出生地,打江山的将领多出淮西,朱棣迁都北京,当时江南省应天府金陵城(今南京)属副都诚,明朝开国就定下了今后南北俩京制度,
中都凤阳府那时候可不是现在这么小地方!
那时管辖大半个淮河流域。
第一,风水信仰。朱元璋从社会底层奋斗到大明皇帝,一生众多传奇经历,让自己和别人都人为这和自己的冥冥之中的运程和气数有关。凤阳建有父兄的皇陵,并且一直被认为护佑着他的事业,所以朱元璋要护卫好这个家族龙兴之地。
第二,朱明王室的后路。朱元璋一生力历经艰难,多疑谨慎,安全感较低,万一南京有变,中都凤阳作为陪都作为临时政治中心,可以纠结反扑。只是没料到南京后来成了陪都。
第三,团队控制。朱部下多安徽人,这是转战多年的核心团队,虽然他为易世以后做准备诛杀了一批有能者,但大部分仍保持了开国元老的家族富贵,很多公侯成为明朝的勋贵,与国同休,只是在后来靖难和土木堡中损失惨重。朱元璋小心地维持了团队利益,这是他为朱明王室留下的笼络暗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时期的凤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时期的凤阳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