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苏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苏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是传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我来说两位不同阵营的间谍吧。
(爱德华·李·霍华德)
爱德华·李·霍华德,是一位引发美国情报机构大改革的著名间谍。霍华德1981年开始在中情局工作。但是两年之后,因为内部的测谎仪测试没有通过,他被开除了——虽然手里掌握了很多中情局的机密,但是他被踢出了门外。
丢了工作之后,霍华德很郁闷,每天就借酒消愁,各种自暴自弃。渐渐地,他的生活开始窘迫,没钱了。1984年,霍华德和妻子一起到维也纳休***(他的妻子也是中情局雇员),就在这里,霍华德接触到了苏联情报人员。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霍华德提供机密情报,苏联人给他巨额回报。
就这样,霍华德把手里的掌握的信息一点点的换成了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霍华德的情报,美国在莫斯科的谍报网被彻底破坏,数十名间谍被抓捕,美国人损失惨重。
不过,霍华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因为他没有什么正规工作,却又忽然间有了钱,而且大肆炫耀自己的劳力士金表等奢侈品,正在进行调查的中情局注意到了他。
1985年9月,借着一次外出参加晚宴的机会,霍华德悄悄的把一个穿着自己衣服的***人放在了车上。宴会结束之后,他偷偷溜下车,妻子则把***人固定在座椅上,就这么驾车回到了自己的***——为了更加逼真,妻子还给好友打电话,播放了一段录好的霍华德声音。
结果,在外面负责监视窃听的中情局探员,以为霍华德没有离开呢。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暴露的间谍以及他们的结局。西方围绕被暴露的苏联间谍拍了一些***剧,有些赢得了不错的知名度和口碑。
五个出身英国顶级名校的贵族子弟早在二战前就被苏联发展为间谍,当时苏联方面得意地宣称,在西方发展间谍不靠金钱美女,就靠马克思。
1951年,在英国外交部担任高级官员的唐纳德·麦克莱恩(1913-1983,代号霍默)暴露,在上级的安排下逃往苏联。他成功逃到苏联之后,取了个苏联名字马克·彼得罗维奇,被苏联授予劳动红旗勋章和战斗奖章。他学会了俄语,当了一段时间老师之后,被苏联情报机关派去专门分析关于英国以及北约的情报。
一年多之后,他的夫人梅琳达·麦克莱恩和子女乔装改扮,从瑞士辗转到了莫斯科与麦克莱恩团聚。但是到了1***9年,他的夫人和子女又回到西方,和亲戚们住在一起。1983年,唐纳德因心脏病去世,部分骨灰埋在英国家乡。
英国外交官和情报官盖伊·伯吉斯(1911-1963,代号希克斯),和麦克莱恩一起出走,但是走之前根本没有暴露。此人到了苏联之后,没学俄语,依然穿着英国伦敦样式的高级西装,舒服地在苏联度***胜地黑海的疗养院里生活。1963年,伯吉斯因长期酗酒去世。顺便这位的性取向不同于常人,他在苏联能公开地和情人出双入对,不过还是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1963年,英国军情六处担任高级官员的基姆·菲尔比(代号斯坦利)因为遭到英国情报机关怀疑,逃到了苏联。菲尔比在已经暴露的五杰里是贡献最大的。苏联给了他国籍,授予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1968年,他出版了自传《我的无声战争》。1988年因心脏病去世。
1964年,英国军情五处官员安东尼·布伦特(1907-1983,代号约翰逊)的苏联间谍身份被暴露,原因可能是他发展的下线——美国名流之后米歇尔·斯特雷特的暴露有关,他本人在英国情报机关的审讯中承认自己是苏联间谍。之后,他的骑士爵位和***维多利亚勋章被剥夺。可能是因为布伦特显赫的家族背景,他被安排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当历史教授。直到1***9年,他的间谍身份才被向公众公布,他本人被剑桥大学从荣誉校友目录中除名。1983年,他死于心脏病。
顺便,剑桥五杰的第五人从来没被查出,克格勃也从未公布过。受怀疑比较大的是英国情报官约翰·凯恩克罗斯、盖伊·利德尔和安德鲁·戈夫等等。
相关***
1962年2月,在前东德和西德交界处的塔利尼克桥上,一场两个冷战超级大国之间的间谍交换大戏正在上演,美国人将苏联著名的间谍有“千面人”之称的阿贝尔上校还给了苏联,而苏联则把两年前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飞行员鲍尔斯交换给了美国。
这也是苏联和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公之于众的间谍交换,自此开创了冷战双方互相交换有价值间谍的先河,只要双方的交换条件合适,间谍交换就可以进行,这也成为了美苏冷战时期一种很重要的对暴露间谍的处理方式。
在间谍交换制度前,冷战开始之初,随着美国和苏联对峙的开始,双方也不断的向对方派出了大量的间谍。
而间谍落网的事件也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对敌方间谍的处理方式也大都延续了二战时处理间谍的方式,那就是首先各种严刑拷打,等彻底榨干价值后,再秘密处死。
当然这种处理间谍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多的非议,人们渐渐觉得这种对间谍的处理的方式过于残忍。直到1957年,克格勃非常著名的间谍“千面人”阿贝尔被美国人逮捕,美国情报部门一开始决定要将阿贝尔秘密处死。
美国原战略情报局局长詹姆斯,多诺万多诺万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因为有朝一日,美国王牌特工也是有可能在苏联被逮捕的,到时候美国人可以用阿贝尔来交换,所以自此美国和苏联才开始了间谍交换。
1963年10月11日,美国逮捕的两名苏联特工与两个在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人互换成功。
“间谍”的存在对于对立的阵营来说,就是一把躲在暗处的匕首,冷不丁的就被捅了一下。玩过《红警》这个游戏的应当知道,间谍在游戏中可以通过伪装进入敌方的基地设施,然后收为己用,这是在游戏中的间谍,现实中的间谍要比这狠多了。
不管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间谍若是被发现,一般下场都不太好。就拿美苏冷战时期来说吧,有一个叫做奥尔德里奇·埃姆斯的美国中情局特工,这家伙也是秀的一手好操作。
他是属于美国阵营的人,作为中情局的一员,埃姆斯还是个官,当时负责跟苏联驻华盛顿使馆的人员进行交流接触,然后伺机获取情报,这本来没什么,就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和对立阵营的人掰扯。
可是埃姆斯这家伙“身在美营心在苏”,在与苏联人掰扯没多久,开始反过来把美国这边的情报提供给克格勃(苏联的情报机构),做起了“双面间谍”,结果就是在埃姆斯这位美国中情局成员的帮助下,苏联方面成功搞掉了美国方面20多次的“对苏行动”,同时美方也损失了好几位间谍人员。由于埃姆斯的大力帮忙,苏联方面为了表示感谢,付给了他很丰厚的报酬。
在埃姆斯拿着报酬享受生活的同时,美国方面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感觉到自己的阵营中有个大奸细,于是就成了调查组搜寻这个隐患,但是埃姆斯这个人确实有水平,连测谎器的检查都能糊弄过去。
但是,埃姆斯最终也没有逃脱制裁,在1994年,埃姆斯被联邦调查局逮捕,在经历了审判之后,被判处终身监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苏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苏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