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清王朝的历史事件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清王朝的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开始:1636年,清军入关
结束:1912年,清帝退位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和领土严重丧失。中国人民也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结束。
建立时间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灭亡时间:清朝灭亡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武昌起义那一天;但是清帝是1912年2月12日正式退位的,这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为了隔绝内地和台湾反清势力的沟通,是为了巩固统治;后期则是为了严防“民夷交错”,为此清***只开放了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还对进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限制。这种闭关锁国的措施使得中国看不到的发展,在世界上全面落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导致了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了100多年的屈辱。
明朝中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刚产生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还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彰显了当时国力的强大。但是随着对外商品经济的频繁往来,统治者认为国家间的过多交往会带来***和摩擦,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因此进行了“海禁”。
(鼎盛时的清朝疆域)
到了清朝时期,更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国内的小农经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于外国,因此对于海外贸易更是缺乏兴趣,于是清***下达禁海令《大清会典事例 》,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 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货物人官” ,“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人口,一贼登岸”。
清朝制定闭关锁国的目的在于自守和愚民,只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在自己圈起来的自欺欺人的天朝里享福,视世界其他国家的快速发展而不见,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手段,也是一种极端不自信的手段。清朝统治者的自大使中国缺乏对世界了解的机会,而闭关锁国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更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策:“重本抑末”或“重农抑商”原因:秦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影响:清***闭关锁国,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以上答案绝对是正确的,我从历史书抄下来的。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实并不是严格的不与外界接触,但是他严格限制对外的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造成的影响是中国的整体国力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国家。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之海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根本的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
康熙皇帝以来,清***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民间的交往不断地密切,再加上清朝后期国内农民的起义不断,清朝一方面担心***会和洋人勾结起来,反对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害怕同西方的贸易往来会冲击清朝自身的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公元1759年,清***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正式建立了“公行”机构,这个机构是由清***允许的商人组成的一种垄断性的外贸组织,主要的目的是在于对商业贸易进行约束和限制。这个条规规定,外国商人在华经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地点内进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要离开,当时规定的贸易时间是每年的5月到10月间,贸易的地点只能在广州进行。不仅如此,清***还规定了外国商人在华只能住官方所设立的官方居住地,同时规定,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款,进一步限制外国人的在华贸易。同时,条规还规定,外国商人在华贸易期间要加强对其监视,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区域。商行制度的实行,决定了设立了广东十三行等商业贸易管理机构,同时对商业进行垄断。广东十三行主要负责与外商进行出口贸易,并且代表清***与洋人进行谈判等商业贸易磋商。可见,这种商业贸易没有公平性,商业环境极其差,如此发现下去定会有大事发生。
另外,清***对中国人出海贸易也是严格的管理。清***要求出海贸易的人必须进行登记,然后缴纳保证金后领取类似于许可证之类的东西,写明出海船只的尺寸大小、贸易者的姓名、籍贯、年龄等,更具体的是要写清楚出海贸易船上所装的是什么货物,去哪里贸易,什么时候回来等,这种做法是要求你出去的船只必须得按期返回,如果过了时间回来,那么你就要接受惩罚,或者下次会限制你出去贸易,从这个方面来看清***对贸易管理的是十分严格。
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
第一,引起***战争。当时的大英帝国受到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华贸易一直处于严重的逆差,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大英帝国就想到要用办法来扭转这种贸易逆差,他们通过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然后向中国境内倾销***来获取大量的白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损害了中国社会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素质,更是掏空了清***的国库,已经危害到了清***的统治根基,这样一来,清***不得不派林则徐去东南沿海禁烟,这边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样一来,***了英国人桶清***之间的矛盾,给给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利于战争的借口。随着***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向西方打开了贸易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
第二,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了同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首先需要在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方面进行思想的革新,这这种革新类似于西方的启蒙运动,只有思想的转变,才促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打破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以及小农经济所带来的僵化思想,从而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在***战争前期,英美两国的贸易船舶总吨位数一直是小于清朝。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商船总数在9000到10000艘之间,大约加起来有150万吨左右,再加上内河的船舶吨位有20多万艘,一共加起来共计有400多万吨位。而在同时代的1814年,英国全国船舶大约有21500多艘,共计240万吨;美国在1809年全国只有140万吨的船舶吨位。可见那时候民间和官方的商业贸易很有发展的潜力和势头。如果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那么清***是很有可能在经济方面超过英美量过,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战争,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清王朝的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清王朝的历史***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