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人物传记 张良,人物传记张良少年时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 张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 张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曾授予张良《太公兵法》的黄石公是什么来历?他会不会是虚构的?
  2. 史记五种体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3. 陈平和张良同为汉高祖谋士,陈平多奇谋,才能不输张良,为什么后世多称颂张良?

曾授予张良《太公兵法》的黄石公是什么来历?他会不会是虚构的?

史记·留侯世家》一开始就讲述了张良捡破鞋的故事

说是张良被全国通缉,躲藏在下邳的时候,桥头遇见一个老头,这个老头故意把脚上的破鞋甩到桥下,然后理直气壮地指使张良为他去捡鞋。

人物传记 张良,人物传记张良少年时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或许是尊老,也或许是不想因为争执而曝光自己通缉犯的身份,张良勉强去捡了鞋子,老头又大言不惭的要求张良给他穿上,张良本着送佛送到西的想法又把鞋子给老头穿上。

后来,老头送给张良一本书,张良因此成为汉初三杰之一。

这个故事被称为“圯上敬履”。

人物传记 张良,人物传记张良少年时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这个老头是谁呢?

你看过金庸的《笑傲江湖》吧?一定对《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有印象吧?不仅仅是有印象,而且是极深的印象吧?

你把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的片段好好读一读,再对比《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得《太公兵法》的记载,一定会很感慨,这黄石公就是风清扬嘛。

人物传记 张良,人物传记张良少年时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应是流传较少且保存完好的善本甚至孤本,相当于风清扬所掌握的「独孤九剑」。

黄石公和风清扬都是行将就木的老人,时日无多,不忍百十年来甚至是几百年来传下的宝贝失传,所以要为宝贝找一传人。

黄石公为什么会选中张良呢?肯定不是靠掷硬币吧?我们有理由相信,黄石公经过一番探查,对张良的身份及性格,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也断定,只要张良认真学习自己的《太公兵法》,《太公兵法》便能发挥出应有的用处。

这样一个出身好、经受过良好教育又有着反秦决心的人,正是可以托付《太公兵法》之人,我们也能因为这个原因推断出,黄石公应当也有反秦之志

史记五种体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史记》的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五种,其中前三种属于人物传记。

“本纪”是给帝王做纪传的,共12篇。如《高祖本纪》是写汉高祖刘邦的;但也有一篇例外,即《项羽本纪》,项羽没有做过帝王,但司马迁把他归到“本纪”中,足见他对项羽的敬重。

“世家”是给王侯做传记的,共30篇。如《留侯世家》是写张良的。“列传”是给士大夫做传记的,共70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叙述了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人的事迹。

陈平和张良同为汉高祖谋士,陈平多奇谋,才能不输张良,为什么后世多称颂张良?

陈平作为刘邦旗下的鼎级智囊,确实没有张良的名声大。要说陈平的才,并不比张良差多少,为什么他和张良比起来,给后人的感觉,没有什么存在感呢?

其实答案陈平活着的时候,他已经说过了。他说自己这个人,一生多用阴谋,大概下场不会太好,唯愿别把祸,转移到子孙身上就好了。

那么陈平都用过哪些阴谋诡计呢?

我们说两件典型的事吧。

陈平最早的时候是跟着项羽干的,而且还是项羽集团的骨干,灵魂性的人物。

当初刘邦参加项羽的鸿门宴的时候,这么隆重的饭局,陈平竟然也参加了,而且还是项羽指名让他参加的。

就是在这个宴会上,陈平对刘邦的机智,以及圆滑所触动,他料定以后得天下的人,很可能是这个目前看起来,势力不怎么样的刘邦,项羽没戏.......

陈平没有跟着项羽的心思,到了韩信带领刘邦杀出关中之后,陈平就投靠了刘邦。

像陈平这样项氏集团的高干,刘邦当然双手欢迎了。至少刘邦可以从陈平这里得到项羽那边的一些具体情况。

事实上,陈平一生所立的功劳,并不比张良所立的功劳小。但是,张良得到的评价,却明显比陈平高。刘邦把张良排在他功臣榜的第一位,陈平则根本没有入得了他的法眼。他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后世论者也大都肯定张良,轻视陈平。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平剧照)

说陈平的计谋不比张良差,这一点,并没有抬高陈平。我们可以先把陈平和张良一生的计谋,拿出来比对一下。

第一计策,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成功地让项羽怀疑范增,范增负气出走。项羽身边从此再没有为他出谋划策的人,最终,刘邦成功打败兵强马壮天下无敌的项羽。

第二计策,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陈平出奇计,声东击西,用替身代替刘邦,最终帮助刘邦成功脱困,得以卷土重来,再战项羽。

第三计策,韩信在攻下齐地后,想被封为王。刘邦本来就忌惮功臣,再加上当时正被围困着,因此就想和韩信翻脸。是陈平及时阻止刘邦,真封韩信为齐王。此举有效地笼络住了韩信,让韩信从此对刘邦死心塌地,也避免了汉军分裂的悲剧。

第四计策,刘邦从汉中出发,攻打项羽。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依靠蜀地***而实现统一全国的,一次也没有成功过。而刘邦成功了。刘邦之所以成功,是陈平有效地联合了齐国等东边的诸侯与项羽争斗,从而给了刘邦机会,刘邦得以攻下汉中,占据三秦。并以此为根据地,最终打败项羽,实现全国统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 张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 张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